资料显示,历史上自北魏时起,九朝贡胶便成为东阿县专用于上奉朝廷的皇家贡品,并在1871年即清同治十年,达到了制作史顶峰。而九朝贡胶的炼制过程,也是我国“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思想的深刻彰显。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秦玉峰介绍,对冬至的特殊要求,一则源于冬至子时是阴极阳生之时,而东阿之水是天下至阴之水,择至阴之时,取至阴之水,选属阴之乌驴皮炼胶,其滋阴效果最佳。二则因冬至前后,乌驴皮张光亮厚实,营养物质储藏充沛,用其炼胶滋补效果最好。另外,自冬至“一九”至“九九”的81天也是冬令进补的最佳时期。但是,受现代工业及西方医药的冲击,自清朝以后,古法制胶工一度青黄不接,部分传统工艺及古方辨证应用濒临失传,加之工业污染、水资源及驴皮资源日渐稀缺,历经千年传承积淀形成的传统制作工艺也濒临失传。直到2007年,才由东阿阿胶恢复了此道地的传统手工工艺。
由于固定在每年冬至节至年底期间炼制九朝贡胶,对原料和时间等条件要求苛求,所以九朝贡胶的年产量有限。在古时九朝贡胶炼制最鼎盛的同治年间,每年皇室只有50公斤的阿胶可供享用。而在现代,以冬至日当天由传承人亲自炼制的极品九朝贡胶为例,产量也仅有60公斤。据了解,九朝贡胶的炼制需选用3岁至4岁体型健壮的乌驴皮,冬至前一个月取皮进行晾干。冬至子时,由传承人秦玉峰取水,再采用国家级保密工艺,依古法全手工绝技,用金锅、银铲为工具,以桑木柴为火,经九天九夜、99道工序炼制方成。这其中,每一道材料和工艺都极为讲究,以桑木火为例,按照李时珍《本草纲目》的记载,火有阴火、阳火之分,只有以火力均匀、火势平稳、温度较高的桑木阳火炼胶,才能与至阴之东阿水阴阳相合、水火相济,从而炼得上等九朝贡胶。
秦玉峰表示,恢复九朝贡胶的古法生产,不仅是传承技艺,也是对阿胶文化的守护,对中医药文化的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