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急诊爆棚,排队挂号的家属和患者排到了医院门外,但经过询问,大部分的患儿都只是发烧感冒。这样的情况,即将发生改变。
11月7日,成都商报记者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获悉,为了更合理地配置医疗资源,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牵头在四川省内成立区域性专科医联体“华西妇儿联盟”,首先在成都高新区试点,并将在成都高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全覆盖。据悉,“华西妇儿联盟”还将与北京、上海、杭州等多个城市医联体共同完成“儿童疾病分级诊疗试点实践效果评价性研究”课题项目,成都高新区是该课题项目在全国的首个试点区。
“华西妇儿联盟” ,按照华西第二医院规范化培训医生的“华西标准”,对社区卫生中心的医生进行规范化培训,达到完成要求水平的,授予“华西妇儿联盟”联盟医生标识,这意味着,在社区医院,就可以享受到华西标准的医疗服务。
“华西标准”打造社区医生 解决患者对基层医院的信任问题
分级诊疗,让小病、常见病留在基层就诊,首先要解决的是,让患者信任基层医疗机构,愿意到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就诊,这就需要提高基层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按照“华西标准”培训基层医生,使其对常见病的诊断诊疗达到华西第二医院规范化培训医生的要求水平,授予其“联盟医生”称号。
“解决患儿家属对基层医院的信任问题,让他们感受到,基层医院的医生也是有能力对常见病进行判断和诊治的,进而愿意就诊。”四川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林介绍说。
今年5月,“华西妇儿联盟”在成都开展“成都市基层医生儿科医疗能力”相关培训,对400余名基层医生进行基础技能、临床思维、典型病例等方面培训。8月,首批“华西妇儿联盟”医生考核,通过严格的笔试、面试,仅有15名基层医生获得了“华西妇儿联盟”医生认证,其中,高新区有6名社区医院医生获得认证,将获得川大华西第二医院“联盟医生”标志授牌。
“不是原来想象的,是华西第二医院的联盟医院就都是联盟医生,而是对行医能力的认可,对疾病、特别是儿科常见病的判断和处置能力的认可。”川大华西第二医院院长刘瀚旻介绍说,对于已经成为联盟医院医生的,也会对基层医院病历抽查、病人随访复查情况,考核其在行医过程中需要提高的地方,出现问题的医生,将会被取消联盟医生称号。“对联盟医生人数没有限制,合格一个,认可一个,但也是有激励和有控制的。”
培训分为线上和线下,20堂线上常见病诊断培训,加上病例讨论,以及线下的现场培训,“前期我们做了4场基层医生的培训,每场200多人次。”刘瀚旻说,通过信息化平台,基层医生不仅可以随时观看线上课堂,还可以在线与专家医生进行病例讨论。
全国首创“华西妇儿联盟”落地 双向转诊保障绿色通道
在基层医院,由于检测水平和辅助诊断设备等限制,可能会对诊断和治疗有些疑难,加上,患儿的病情发展较快,提高基层医院医生的诊疗水平对于患儿诊治还远远不够。这就需要双向转诊渠道的畅通,对于病情严重、需要转诊的患者,开通绿色通道。
“华西妇儿联盟”还将与北京、上海、杭州等多个城市医联体共同完成“儿童疾病分级诊疗试点实践效果评价性研究”课题项目,成都高新区是该课题项目在全国的首个试点区。
“把优质的知识体系输送到基层医院和基层医生,同时,也需要一个良好的双向转诊的渠道。”刘瀚旻说,2016年,“华西妇儿联盟”已经成立,但前期主要针对医生的培训,此次在高新区开展试点,是真正的落地,开放转诊绿色通道,通过“华西妇儿联盟”分级诊疗转诊系统,快速直接转诊至川大华西第二医院。“基层儿科医生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留住该在基层就诊的病人,及时转诊应该转诊的病人。”
“相应的,情况好转进入恢复期、需要随访和持续检查的患者,我们也会及时转诊回联盟医生处进行随访复诊。”刘瀚旻说,孩子在家门口接受治疗,降低院内交叉感染的概率,也减少家长陪护的时间成本。同时,慢性疾病的随访复诊也将逐步转回基层医院。
高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试点
成都高新区基层治理和社会事业局卫计处处长田军介绍说,高新区共有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中政府公办7家,三甲医院领办1家,民营医院1家,此次“华西妇儿联盟”试点,首先在7家公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在专家指导下,基层医生学习如何精准化诊治、开处方,以及如何用药控费,比如说不能滥用抗生素。”
同时,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获得“华西妇儿联盟”标识的社区医生,挂号方式与此前并无变化。高新区南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儿保医生游玲是首批获得“联盟医生”称号的社区医生之一,7日中午12点,带着孩子来做儿保的家长络绎不绝。首次联盟医生考核,南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名儿科儿保医生均通过考核。
“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讲得非常清晰。”游玲说,专家医生的诊断思路比基层医生清晰得多,以前拿捏不准是否应该转院的病例,经过培训,就可以清楚地判断。“比如说,一个持续高烧的患儿,伴有呕吐、拉肚子等症状超过两天,我们就会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轻中度的脱水,如果是,就通过转诊渠道向上转诊,否则重度脱水会引起循环衰竭,需要抢救,这是社区医院不能治疗的。”游玲说,而一些疾病看上去症状明显,但其实病情并不严重,在社区医院就可以处理。
“以前感冒之类的,都是直接去华西第二医院。”带着2岁女儿来做儿保的周女士(化名)告诉记者,有了“华西标准”的社区医生,感冒发烧就不用跑那么远了。 ( 成都商报记者 于遵素 叶燕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