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2017年7月以来,蓬安县委、县政府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引入“互联网+”信息化模式。该模式统一配备检测诊疗设备,并开发配套软件,搭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智能信息平台。目前,蓬安县已有829名责任医生参与签约服务,签约居民达54.6万人,实现城乡居民全覆盖。
家庭医生上门诊疗 服务过程“记录在案”
由于最近常常感到口渴,走路腿脚发软。1月1日上午,蓬安县锦屏镇西拱桥村村民刘树华用手机给家庭签约医生唐建勇打了一个电话。不到10分钟,唐建勇就骑着摩托车赶到刘树华家中。
唐建勇随身携带的箱子名叫“智能家庭医生健康一体机”,箱子虽小却“五脏俱全”,里面放有电子身份证扫码仪、平板电脑、电子红外线体温计、血压计、尿液分析仪,以及心电图、胆固醇、血糖、尿酸、血氧检测仪等设备,总重量仅有10余公斤。
听了刘树华的描述后,唐建勇怀疑是因血糖升高而引起的临床症状。在检测前,唐建勇先把刘树华的身份证在身份证扫码仪上扫了一下,并通过蓝牙把检测仪与平板电脑相连接。随后经过医疗设备检测,刘树华的空腹血糖数值为7.8,高于正常值。确认是血糖增高后,唐建勇为刘树华开了一些降糖药,耐心地讲解用法用量以及避免血糖增高的方法。
在唐建勇为刘树华检测时,诊疗过程、诊疗结果通过网络同步传输到蓬安县智能家庭医生综合信息服务管理平台,系统自动为唐建勇“下达”下一阶段的任务:半个月后再复查一次。“如果下一次复查结果显示,血糖值下降到6.1以下,就只需一个季度复查一次。”唐建勇说,在半个月后的复查期前两天,他还会接到手机提示信息。如果没有如期复查,管理平台则会自动预警。
信息化融入分级诊疗制度 签约服务细化又全面
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实行分级诊疗。蓬安县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不断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实。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前是纸质签约,可靠性、准确性、完整性容易打折扣。”蓬安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局长刘先福介绍,为破解这一难题,蓬安县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引入“互联网+”信息化模式,统一为签约的家庭医生配置智能检测设备,开发配套软件,实现从硬件到软件全部智能化、数字化。该局还建立智能家庭医生综合信息服务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同步传输、动态实时更新。
根据要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象包括本辖区已居住达半年以上的城乡居民,重点是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孕产妇、0至6岁儿童。签约服务内容包括建立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动态管理健康档案;开设健康咨询讲座,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全面评估签约服务对象的生活方式、健康状况等情况,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每年进行家庭巡诊;根据慢性病患者病情,增加服务内容、随访服务次数;面对面随访与健康指导糖尿病患者,开展空腹血糖检测等,并规定具体服务次数。“每一次上门服务,都将录入智能家庭医生综合信息服务管理平台,作为考核签约医生的依据。”刘先福说。
截至目前,蓬安县共组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115个,829名责任医生参与签约服务,签约居民数量达54.6万人,实现城乡居民全覆盖。签约后,通过下载智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手机客服端APP,城乡居民随时可与家庭医生进行交流;在外务工人员可实时了解和咨询家乡父母和子女的健康状况。家庭医生根据居民的健康情况,定期开展复查和诊疗,每次复查和诊疗过程同步录入智能家庭医生综合信息服务管理平台,作为居民的健康信息,为临床诊疗提供精准的健康基础数据。
壮大医疗卫生服务人才队伍 提升城乡居民健康水平
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如何确保服务质量?对此,蓬安县一手抓诊疗设施配置,一手抓医疗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据了解,蓬安县家庭签约医生由三类人员组成,即,县级医疗机构的专科医生,一人负责一个团队,负责提供咨询、指导、疑难病症的会诊等服务;乡(镇)卫生院的全科医生,一人负责一个片区,定期到村开展技术指导和现场诊疗等服务;乡村医生开展诊疗活动。
蓬安县通过全科医师培训、定向培养、政策吸引等措施,不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鼓励退休医生和有条件个体诊所医生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断壮大家庭医生人员队伍。为提升家庭签约医生工作积极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所需的签约服务经费,在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中按人头列支。同时,卫计、财政、监察等部门采取查阅资料、现场考察、平时督导和签约居民电话回访等方式,考核每位参与签约服务的家庭医生。
“蓬安县通过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了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基层医疗机构健康‘守门人’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刘先福介绍,2017年,全县基层医疗机构门诊总量同比上升5.6%,为群众减轻就医负担1500余万元。(刘永红 记者 李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