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一位胎龄29+4周、体重仅1120克的极低出生体重高危早产儿,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绵竹医院新生儿科经过43天的精心救治痊愈。出院之际,患儿家长特意制作了一面锦旗送给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并再三道谢。
据悉,6月28日,家住绵竹拱星镇的二胎妈妈王女士孕29+4周时出现早产征兆,在德阳某医院自然分娩一体重仅1120g的女婴。在家自养3天后,发觉患儿呼吸欠规则,7月2日一大早,立即将患儿送入川大华西绵竹医院治疗。
胎龄29+4周,仅1120克,瘦骨嶙峋地蜷成小团,胳膊只有成人拇指粗,皮肤薄如蝉翼,血管细若游丝……“太小了!” 看到这个早来的天使,医生和护士忍不住惊呼。接诊医生吴庆在对患儿查体后发现,患儿反应差,觅食反射、吸吮反射减弱,四肢肌张力低下,诊断患儿为:新生儿肺炎、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病情十分危急。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将患儿放置在保湿保温的新生儿暖箱中,并24小时进行各项生命体征监测。
住院期间,患儿病情反反复复,多次出现呼吸暂停、腹胀、吐奶、严重贫血、黄疸反弹、加奶不顺利等问题。一次次暂禁食,加奶,再禁食,加奶;一次次行光疗,停光疗,再行光疗,停光疗……期间因为血色素低还输过2次血。患儿病情出现一丝一毫的变化都逃不过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眼睛,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心。
在患儿住院治疗的43天里,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小心翼翼地克服治疗、护理过程中的每一个困难,精心、细心的护理患儿,预防感染、加强喂养……慢慢地,患儿度过了她生命中最脆弱的时期,生命体征慢慢变得平稳,从刚来一次只能吃2~3毫升奶到现在一次吃40~50毫升奶;从入院体重1120克到如今体重1840克;从隔着暖箱遥遥相望到母亲温暖安全的怀抱,过上了正常新生儿的生活,治疗和康复效果非常好。
该院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辛勤汗水的浇灌,她们用爱心做成摇篮,用细心呵护每一个瞬间,用耐心循序渐进的帮助,用专业捍卫每一个生命最初的成长。(管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