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
这是一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一位精神科女医生写给她10多岁儿子的家书。
关于亲情的故事!
孩子,在你觉得生活不容易的时候,一定有人在帮你分担那份不容易!亲情是人的一生中弥足珍贵的情感,愿我们都去享受并守护好那份属于我们的亲情!
在此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分享给大家。
一封家书
——送给儿子
家是我们成长的摇篮,亲情是我们成长的命脉。
国庆节,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文章讲述的是母亲与儿子之间的亲情,母亲身患重病,却隐瞒着儿子,用最温柔的方式给予他支持鼓励;儿子传承着母亲的坚强与善良,在浓浓的思念中感怀真情。文章的作者史铁生是一位当代残疾作家,在轮椅上写出了许多作品,最著名的便是你在这个假期阅读的《我与地坛》。
读完这篇文章,儿子问我:“妈妈,你以前读过史铁生的书吗?”我说:“没有。”儿子说:“怎么会没有呢,丁老说他很出名的。”我看着他一脸的不解,不禁想起我小时候读过的课本中那些描述亲情的故事,《一碗阳春面》,《背影》,虽然不是出自同一个作家,叙述的却都是人世间最质朴的一份情感——亲情。
今天我坐公交车上班,一个4-5岁大小的女孩问妈妈:“不是国庆节吗,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没有放假呢?”。小女孩的妈妈坐在她身边,开始了长长的一段解释:“如果大家都休息了,我们就坐不了公交车了...每一个职业是不同的...轮流休息呀...”小女孩等着妈妈说完了这一大段话,接着问:“那清洁工有休息吗?”妈妈说:“几乎没有吧!”小女孩又问:“那他们怎么和家人在一起呢?”妈妈说:“只有下了班吧!”小女孩一脸的惆怅:“可是那才多长时间呀!”我看着小女孩满脸的沮丧,想到了你邀我读的这个妈妈与儿子的故事,想来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份真挚的家的温情,希望所有的家庭都充满着温暖和快乐,他们大都没有体味过疾苦和悲伤,家庭是他们第一个接受各种教育的安全基地。
2005年深秋,妈妈怀孕了,从那时起,你就和我在一起了。2006年春节那个下雪的冬天,我们一起去了北京,和姥姥、姨妈、还有你的京京姐姐一起过年。再后来到了春天、夏天,妈妈的肚子鼓得越来越高,时刻都能感受到你的顽皮。那时候妈妈上班,每天爸爸骑着电瓶车送妈妈到医院,在医院里照顾病人。中午,妈妈经常在医院的食堂吃饭,食堂的大师傅每次看到妈妈挺着大肚子总会额外给我多舀点菜,要我多吃一点。有时候不想吃食堂了,妈妈就去医院门口一家兰州拉面馆吃拉面。面馆的老板很幽默,记得你出生之后我再去面馆,他跟我开玩笑,说妈妈“生下儿子后待遇提高了,从坐电瓶车变成了坐小汽车”。
2006年的六月底,你出生前的2个月,妈妈给还在老家上班的姥爷打电话(那时候姥爷一个人在老家上班,姥姥已经去了北京照看你的京京姐姐),听到姥爷说消瘦了40斤,妈妈心里咯噔一声,觉得不好的事情发生了,赶紧让姥爷买了当天的火车票到成都来。姥爷到家的时候,妈妈确实吓了一跳,因为那时候的姥爷已经很瘦了。而在妈妈心里,姥爷是这个世界上最帅的人。爸爸妈妈仔细问了姥爷的情况,又看了姥爷做的检查,发现独独少了胃镜。当天中午,爸爸就带着姥爷到了医院做了钡餐检查,发现在食管和胃的连接部位(叫做:贲(ben)门)有一个巨大的包块。第二天的胃镜也再次证实了,这是一个不祥的征兆。你姥爷是一个勇敢的人,所以妈妈并没有隐瞒这个实情,告诉姥爷说可能是肿瘤,姥爷很快平静下来,我们商量着尽快做手术,姥爷却担心着对妈妈、对你有影响。7月2号,姥爷做了外科手术,那个手术切口可长了,因为肿瘤生长和弥漫的部位,恰好在食管的下段和胃的上段,在医学上叫做“胸腹联合切口”,沿着肋缘从前向后有二十多公分长,手术也是由胸外科医生完成的,不像普通的腹部手术是由普外科医生来做。这之后姥爷又经历了许多次的放疗、化疗、介入治疗,住了好多次医院,直到2008年元旦节去世,这中间一直是你爸爸在照顾姥爷,为你姥爷做了许多,妈妈从心底里感激爸爸。
儿子,妈妈给你讲这不容易的一段,是想让你知道,在你出生后的一年多里,姥爷也是和你在一起的。妈妈脑海中最清晰的一个画面,就是打开家门,看到姥爷抱着你,和你一起并坐在客厅飘窗前的沙发靠背上,看窗外的风景。姥爷给你讲故事,也讲妈妈小时候是怎样双脚并拢站在姥爷的一只大手上的。姥爷虽然病着,依然把他最乐观、愉悦的一部分给了你,像极了《秋天的怀念》里的妈妈对儿子,你觉得呢?
爸爸妈妈是大学同学,从2000年大学毕业到现在,18年过去了,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我对爸爸的信任和爸爸对我的信任,以及我们这一个小家里相互之间的信任,超越了所有外在的压力和负荷,让我们彼此互敬互爱,互相珍惜,才有了你从出生到现在稳定、愉快的家。但同时你也会看到,在我们这个三口之家里也有争吵,也有不开心的时候。有时候你问我,“妈妈,怎么你今天的脸色不好看呢,你心情不好吗?”或者你会说:“爸爸真讨厌,一回来就说我这里不对那里不对。”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情绪、情感、想法或思维,即使我们正一起做着同一件事,我们各自的感受和想法也会是有差别的,更不要说我们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里度过,和家人并没有直接的交集。所以重要的不是让我们都变得一样,而是让我们彼此知道对方的状况、想法和情绪,这中间有一些也许我们能够看得出来,但直接说出来,仍然是最好的方式。
一个人在一生当中会经历许多的情感,其中我们最看重的有血亲和姻亲。血亲,就是基于血缘(生育)关系建立起来的一种情感,我们把她叫做“亲情”,比如爸爸和奶奶之间,你和妈妈之间,妈妈和姥姥之间,我们都是有血亲的人。在血亲连接的情感里,也有远近的区别。但即使是在很近的关系中,你也会看到,每个人的脾气、秉性、喜好,处事方式都不一样,甚至截然相反,我们要试着去了解和适应。姻亲,是像爸爸和妈妈一样由婚姻关系缔结而成的一种感情,未来你也会经历。“家”就是基于姻亲形成的。这种情感中除了爱,还有更多的责任和担当。
人们总是会习惯性的希望别人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处理问题,就会带来很多矛盾和冲突,在一个小家里,这样的冲突和矛盾常常会落在小孩子身上,大人们(比如爸爸、妈妈、奶奶、姥姥、老师等等)都会习惯性的这样干,而忽略掉小朋友的感受。这就好像你可能不喜欢奶奶的唠叨,爸爸的管束,妈妈偶尔的暴躁,是一样的,妈妈也常常为此反思,希望能够和你一起学习,可以做得更好。妈妈觉得: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好,还能有意识的顾及他人的习惯和情绪,就是好的;如果还能把这些上升到自发自主的层面,上升到未来能够创造性的施展出自己的才华,承担更多家庭、社会的责任上去,就是更好的了。这是我们一起努力的方向。
除此之外,我们还会经历许多其他的情感,比如友情和爱情。这是在朋友之间、同事之间、在一起生活的人之间所拥有的情感。我们视他们为珍宝,但也需要仔细甄别。有一些俗语会告诉我们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和人与人的关系时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人性的许多弱点,比如“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结远亲”,便是提醒我们做人要有自知之明,要表里如一,要有气节,要知恩图报。
如你所知,我们人类的渺小真的不是一般的!宇宙中有1500亿颗行星,地球只是这1500亿分之一;地球上有将近70亿人,你和我都只是这70亿分之一(像不像你强烈推荐给我的纳米小颗粒?然而不能轻视的是,纳米却有大作用!)。但即使这般渺小,你还是可以看到一个独特的个体带给全世界的变化和发展,那些伟大的、带动了人类文明和科技的力量,也不过是由一个又一个渺小的人类创造出来的。时至今日,人类的平均寿命大约不到90岁,怎么样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这真是一件值得认真思考事情。如果我们能选择一件事,把它做好,做到极致,那就是很充实的了。在做这一件事的过程中,每个人的身体、智力水平、能力、环境也是不一样的,只要我们能把自己的这一部分开发出来,让“梦想”不只是梦想,就会足够精彩!
最后,妈妈想说的是:我们家现在有三个人,三只动物,你是这六个生物中年龄排行第三的呢,想一想你希望我们一直陪伴你到老吗?在每一天的生活中,我们为彼此做了些什么呢,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呢?姥姥今年69岁,还可以坐过山车;奶奶65岁,每周都会去很远的地方种地,让我们有新鲜的绿色蔬菜吃;爸爸妈妈都年过40,还在努力的学习怎么样为病人看病;4个月大的狗狗每天尝试着从她的笼子里蹦出来跟我们玩;2个月的布偶猫咪已经能够抓着椅子上桌子了;就连我们家最女皇级的折耳猫咪,也从最初只愿意站在高处观察这两个笨家伙,到现在可以和他们同处一处。所以你看,每个身处环境中的人、动物都在不断的探索、学习、适应和改变着这个环境,改变着整体格局。如果我们能在保持自尊自爱的同时,不忘相互学习,和周围的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愉悦感就会悄然而至。
记得有一次你问我,妈妈,我们家有家训吗?还记得我是怎样回答你的吗?这一封家书送给你,也算作妈妈对你的回答之一。
相互陪伴,是一件非常有趣又有挑战的事。妈妈愿你在家的陪伴下,成为一个有情有义之人,未来更是一个充实富足的人。
- --爱你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