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诺和诺德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前中国工商的确造访了公司。在全球占有1/4市场的胰岛素大佬,在中国市场到底占有多大的份额,为什么受业界如此关注?随着调查的深入,其一举一动备受业内关注。
从葛兰素史克到诺和诺德,相关部门对大肆贿赂药企的调查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
胰岛素大佬遭检查
对药企的贿赂调查,或许是刚开始。
有消息称,世界最大胰岛素生产商诺和诺德遭遇中国工商的调查。
相关资料显示,诺和诺德成立于1923年,总部位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是世界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在用于糖尿病治疗的胰岛素开发和生产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诺和诺德的产品60年代初就进入中国市场。员工总数3万人,分布于70个国家,产品销售遍布179个国家。
对此,8月14日,诺和诺德对记者确认,此前工商相关领导的确造访过公司,并表示属于每年的例行检查,虽然中国工商要求诺和诺德提供其在中国运营的相关资料,但目前并未指出诺和诺德有何不当之处。
与此同时,诺和诺德首席财务官JesperBrandgaard在近日做关于业绩分析和展望时也表示,不清楚这是例行检查还是和葛兰素事件后续调查有关,公司将配合解决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
其实,诺和诺德并不是第一家被工商造访的外资企业。
相关资料显示,葛兰素史克是国内目前正对60家外国及中国制药公司开展成本价格调查的首家公司。
葛兰素史克涉嫌贿赂案件未结,一向自称清白的赛诺菲,在一位网名为“培根”的人士的举报下,深陷贿赂漩涡。8月8日,法国药业巨头赛诺菲(Sanofi)雇员6年前曾向500多名中国医生行贿的爆炸性消息,自此将贿赂外企的舆论推向高潮。
虽然赛诺菲在8月14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没有接到相关部门的调查通知,但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钟东波表示,市卫生局已经关注此事,并将协同纪检等相关部门开展调查。
就在药企“行贿门”持续发酵之际,一项为期三个月的药企行贿调查近日展开。8月15日,国家工商总局重拳出击,《开展不正当竞争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自8月15日至11月底,针对医药与医疗器械领域中猖獗的行贿现象,在全国范围开展不正当竞争专项治理行动。
《通知》要求,医药购销、医疗服务等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业和领域被列为重点,要求各级工商机关加强对这些领域招投标行为的监督,严厉查处招投标过程中的商业贿赂行为,保持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的高压态势。
当日,受此消息影响,8月15日,A股重挫医药股,沪指跌0.87%失守2100点,药企受到该消息影响,而中新药业大跌超过7%,而在140多只医药类个股中,上涨个股不到10只。据WIND数据统计,当日有近20亿元资金出逃医药制造和中药两个板块。
对此,东北证券分析师牛春宝认为,一旦整治开始,相关公司销售活动会明显受阻,严重影响下半年业绩。医药公司报表显示,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最高超过50%,一般的也达40%。
被外资垄断的胰岛素市场
中国市场一直是诺和诺德最大的胰岛素销售市场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2.8亿,在中国,这一数字已经超出9200万,人群患病率接近10%——世界卫生组织因此预计,2006年至2015年间,糖尿病、心脏病和中风将耗费中国卫生经济投入5580亿美元。
国内市场巨大的潜力,成为各个胰岛素巨头角逐的对象。记者了解到,目前生产胰岛素的企业中外资药企有,诺和诺德、美国礼来制药、赛诺菲;国内药企主要是通化东宝(600867)、甘李制药和万邦制药。
在国内,外资企业占据了胰岛素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主要因为这些企业进入早,培育起了中国的胰岛素市场。
据中商情报网8月3日公布的中国胰岛素市场各厂商市场份额情况相关数据显示,在中国糖尿病用药市场上,诺和诺德以76%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位置,礼来和赛诺菲分别把持着11%和8%的份额,通化东宝、甘李制药所占份额只有3%和1%。
据记者了解,目前,全球胰岛素市场呈现寡头竞争格局,前三大企业占据了96%的市场份额。为了争夺中国市场,各大胰岛素提供商纷纷采取价格战。相关资料显示,2011年外资诺和诺德、礼来为了抢占市场,纷纷采取降价措施,其相关产品价格将由73.1元/支降到65元/支。
除此之外,2009年3月,礼来对其苏州工厂增资4200万美元,以提高其胰岛素产品的生产能力,布局中国市场。而诺和诺德也不示弱,2010年,在华宣布增资4000万美元,在北京研发中心规模扩充一倍。北京研发中心的技术人员从现阶段的100人翻倍至200人。
在外资药企利用行贿手段垄断国内市场的同时,到底国内在销胰岛素的利润空间有多大?
业内人士刘先生告诉记者,以一支10ml400IU重组人胰岛素为例,国产品牌一般在75元左右,而诺和诺德和礼来的价格在100元左右。
该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每款原研药进入国内后,在市场垄断的情况下,企业都会对药品进行至少20%的加价。“部分原研药的利润高达40%-50%,其中有一半都花在了宣传公关费上。”
根据葛兰素史克方面的披露,此次被查出的推广和回扣成本占总药价的20%至30%。而根据新华社记者的调查,各个环节的“明扣暗扣”,营销回扣可能占到总药价的50%左右,最高可达70%。
“专利药的自主定价机制,也是产生高利润的温床。”该人士对记者分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