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县域卫生

情笃工匠路,爱洒壤塘行 ——记绵阳四〇四医院援藏护士陈碧华

点击数:775│更新时间:2019-01-14 15:23:46│【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根据四川省《关于全面实施贫困地区城乡医疗卫生对口支援“传帮带”工程,打造一支志愿承担有能力可支撑的本土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绵阳四〇四医院急诊科护士陈碧华积极响应医院号召,用信仰“开路”,用爱“筑路”,于2018年1月7日来到了位于青藏高原东部的壤塘县人民医院开展对口帮扶“传帮带”工作。 

          
    在一年时间里,她传承工匠精神、助推健康扶贫、走村入户、巡诊义诊、守护生命、为爱坚守,以行动践行初心,促进壤塘县人民医院护理队伍的急诊急救技术水平、护理文件书写及管理水平的提高,并为藏区募集衣物500余件,受到了当地藏民的高度赞赏,赠与她锦旗:师德高尚 无微不至! 

     传承工匠精神、助推健康扶贫 每一步都是爱的成长
    初到藏区,高原反应接踵而至:头疼、腹痛、腹泻、呼吸困难……陈碧华咬紧牙关,用坚强的毅力克服着高原的“魔”,怎样当好师傅是她的“病”。
     2018年1月壤塘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因装修改建尚未正常运行,经护理部协调陈碧华被安排到外科工作。急诊科的护士在外科传道、授业,第一次示范“心电监测技术”就遭遇了“冷板凳”“我们会!”。
    护理工作平凡琐碎本就没有多么了不得的技艺,急诊新技术她们又用不上,咋办?
    壤塘县医院从2015年开始书写电子病历,医院护理队伍没有一人会使用HIS系统体温单整体录入,使得电子体温单录入错误率达50%,错录,漏录非常普遍。陈碧华对县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功能逐一摸索熟悉后,手把手的教县医院各个护理单元使用体温单整体录入。随着体温单整体录入的运用,原来由专人几个小时录入的体温单,每个护士都能在10几分钟完成,错误率降到至10%以下,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医院护理文件书写及管理水平明显提高。至此外科的护士们为她树起了大拇指:教我们不会的,解决实际问题,就是最好的!醍醐灌顶!
    摸清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工作。陈碧华通过与医生沟通,征求意见,决定在医院开展新技术洗胃术。为了让全院护理人员学习新技术电动洗胃术,她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了洗胃术理论暨技能操作培训,并对“徒弟”和急诊科护理人员进行重点理论培训和操作示教,目前运用洗胃术成功救治一例中毒患者,提高了壤塘县人民医院护理队伍的急诊急救技术水平。
     俗话说“老兵传帮带,新兵成长快”,目前三位徒弟各有所获:一位徒弟顺利通过主管护师理论考试,一位徒弟取得本科毕业证,一位徒弟在5.12县级比赛上获徒手心肺复苏二等奖,她与她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走村入户、巡诊义诊 每一步都是爱的风景
     作为阿坝州大骨节病人数最多、分布最广、病情最重的壤塘县,全县大骨节病患者达10682人,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为了尽快筛选出适宜做手术的患者,陈碧华与县医院的专家组数次到村上诊疗患者,并深入到行动不便的患者家中提供上门诊疗服务。 

     
    巡回义诊、上门诊疗需要克服的不仅仅是高原反应,还有崎岖山路,上坡下坎的复杂地形,没有食堂,还得忍饥挨饿。在一次诊疗途中,陈碧华再次扭伤尚未痊愈的右脚,瞬时右脚开始肿胀,原本尚未消退的青紫色看着渗人,同事们纷纷劝她去村上等着,患肢制动。午后三点,头顶的烈阳燃得正欢,同事们准备的午餐“方便面”还在村上“呆着”,不能再耽误大家时间,她硬是忍着胃痛,一瘸一拐的做完了所有的入户诊疗。
     总是在“失联”,常常在路上。陈碧华协助壤塘县人民医院开展南木达片区尕多乡、曼木达村、昔朗村等贫困人员健康体检1000人次余,巡诊义诊20多次,义诊 500 人次余,筛查出30多名患者完成关节置换术。
      守护生命、为爱坚守 每一步都是承诺
      壤塘县医院的门急诊科人流量少,但它的工作特点却没有变:病人在的地方就是战场,病人在的时候就得战斗,为生命守护24小时待命就是急诊科。
      2018年8月,陈碧华的姐姐带着久未见到妈妈的女儿来看她,趁着周末带女儿去色达县玩是她的许诺。车至半途,县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打来电话,有7人食物中毒,病情就是命令,她毅然调头奔赴急诊科。
   2018年9月27日凌晨陈碧华的公公不幸去世,惊闻噩耗的她刚刚赶回老家江油,又接到在壤塘同事的电话,有工作需要,28日连夜赶到壤塘,忙完工作,29日又连夜赶回老家。这位孱弱的“白衣天使”无奈的说:没办法,我们穿的是白大褂! 

          
    在来去的漫漫路途上她想了很多,有愧疚有感激,两个女儿年龄尚小都由老人带着。她说色达一行言犹在耳,“妈妈色达到底是什么样子?”“妈妈下次一定带你去!”“妈妈别骗我是小孩子,妈妈说的下次就是没有下次!”“哇,娃娃真是明白人!”姐姐笑了,她泪湿了!一边是家庭是一边是工作,对她来说都是难以割舍的,舍小家为大家,这是自己必须肩负的责任。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能风雨兼程!
      汉藏一家,每一步都是爱的接力
     壤塘的冬季飘雪寒风身寒,水滴未落成冰。巡回义诊一途让陈碧华看见这里单亲妈妈们衣衫褴褛,抚养孩子、修缮房屋,背着、牵着、跟着的孩子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绵阳绵阳四〇四医院和县医院联合对口帮扶的刑木达村如这般的单亲妈妈有五十一人。“帮帮她们”她在左邻右舍、亲人、同学间发起募捐。300余件衣服,其中68套新的保暖内衣,15件新的厚衣服,40个新布娃姓。整整10大编织袋。在绵阳404医院援壤的同事帮助下从绵阳送到壤塘,送到尕多乡刑木达村51个单亲妈妈手上。
    “一颗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这之后募捐便成了她医疗工作之外的另一件大事。在茸木达义诊陈碧华节识到一位“翻译”,这位读过一年小学,能说些简单汉语的娜姆也是一位单亲妈妈。为了照顾孩子和母亲,修缮房屋,她先后在县医院食堂,各处火锅店打工,日子清贫拮据。但这位善良的娜姆还积极的帮助着他人,她对生活的热情感染了她。她成了娜姆的老师,教她学习汉字,使用微信、学会淘宝,看望娜姆生病的母亲....此后陈碧华相继把募集到的衣物100余件送到娜姆处,娜姆在分发给真正需要帮助的藏民。 
    裹衣带包,母亲见她每次都走得艰辛,也曾问她:不嫌麻烦?麻烦吗?在壤塘援建的干部,他们过着“两袖寒风半边窗,瓦灯浊影残横壁,独夜床畔思乡泪,电话两端把衷肠”的日子,他们为了什么?
    收集、整理、消毒、洗涤,有人对陈碧华说藏民不会感激。11月27日一面“师德高尚 无微不至”的锦旗送到了陈碧华的手中,这份由乡长题词娜姆赠予的锦旗,装载的情意是对陈碧华,对整个在壤援建队伍工作的肯定与鼓舞!藏汉情意,攻坚脱贫,一切都值!
     平凡的人、简单的事、她说她会一直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