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主治医师马骏在筠连对口支援过程中,克服设备和技术难题,成功指导筠连县人民医院胸外科团队为一气胸患者开展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这标志着当地微创技术水平又上新台阶。
王珺是家里的长子,从小就立志当一名军人,刚满16岁的他决定高中毕业后就去参军,眼看梦想即将实现,却无情被命运捉弄。不久前,搬运重物时突然出现右侧胸部疼痛、呼吸困难症状,身体一向很好的他并未引起重视,尝试休息缓解劳累症状,可结果却在意料之外,不仅症状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许多,不得已次日在家属陪同下前往筠连县人民医院就医。
王珺入院后,立即行胸部CT检查,提示右侧气胸,压缩约55%,医院胸外科医生行胸腔闭式引流后出现持续漏气,既往遇到此类患者,通常建议迅速转入上级医院或者常规开胸肺大疱切除,若行开胸手术,切口约10cm,创伤大,还有可能会撑断肋骨,手术风险较大。经过区人民医院对口支援帮扶医疗队员马骏和医院胸外科团队讨论后,为其制定了“腔镜下右肺大疱切除术”的治疗方案。该手术需在腋中线、腋前线分别取约1cm切口,利用医院现有腔镜系统,进行精确的右肺大疱切除和肺叶修补。
手术方案已经制定出来,但又一难题摆在了大家面前,县医院医疗设备条件有限,没有胸腔镜系统,面对患者情况紧急,病情随时发生恶化,手术治疗势在必行。于是马骏与筠连县人民医院胸外科团队沟通后,决定采用显像相对较差的腹腔镜代替,没有腔镜卵圆钳,便使用常规卵圆钳,没有腔镜切割缝合器械,紧急通知设备科采购,就这样,筠连县人民医院第一台胸外科微创手术进入了倒计时。
经过大家共同努力,腔镜切割缝合器械于次日凌晨送达筠连县人民医院。早上八点,在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后,王珺推入手术室,经过马骏和胸外科团队40分钟奋战,手术顺利完成,术中出血仅5ml,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
主治医师马骏介绍,肺大疱是肺部的一种常见病变,破裂后可发生气胸,患者表现为胸闷气短,常规的开胸手术影响美观且恢复慢,胸外科微创手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特点,大大拓宽了患者对于胸部手术方式的选择,也增加了患者满意度。
区人民医院赴筠连县医疗队一直秉承“开展新业务新技术,造福一方百姓”的理念,结合当地实际,开展了一系列适合在当地推广应用的技术,得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也获得了当地医疗同仁的认可和点赞。 (刘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