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县域卫生

十年 这名华西医生将根留在了基层

点击数:3194│更新时间:2019-05-13 09:29:52│【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窗台的时候,绵竹市人民医院康复科治疗师长张少军已经整理好了前一天的病历。他熟练的穿好工作服,带上病历本,推开办公室的门,望着长长的病员走廊,张少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今天,正好是他来到绵竹市人民医院康复科的第九个年头,不知不觉间,他已经从当初的青年迈入中年,从一名抗震救灾自愿者成为了医院康复科骨干,回想起初入绵竹的点点滴滴,他如今仍然历历在目。 
       

    故事还得从那场大地震说起。2008年,张少军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科的一名治疗师,已经工作了近十年。5.12大地震发生后,华西医院康复科承担了大量地震伤员的康复治疗,而从那时起,张少军就和绵竹结下了不解之缘。

     缘起:绵竹的伤员至真至纯

    原来,他所在的治疗组一共接诊了30余名伤员,其中有26个都是来自绵竹地区。那段时间,张少军和伤员们同吃同住,悉心指导他们进行康复训练,和大家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由于地震伤员众多,两个月后,这批伤员就转回绵竹,而随着病人们转走的是,张少军那颗牵挂的心。
   “康复是个漫长的过程,两个月的时间很难看到康复效果,不知道他们在坚持训练没有,恢复得怎么样。”张少军说,绵竹的伤员朴实真诚,非常配合他的治疗,相处时间虽然短暂,但他和每个人都非常熟络,友谊深厚。但由于地震伤员众多,忙碌之余,绵竹这批伤员的状况成了他的一块心结。
   时间一天天过去,但张少军的牵挂却是与日俱增。2009年4月份,他终于争取到了机会,在华西医院的派遣下,以一名自愿者的身份来到绵竹进行医疗援助。当时,绵竹市人民医院还在板房区,所有的病人都会定时来到这里康复恢复。
    当来到病房的时候,张少军的眼眶湿润了,26个病人一个不少的排在病房里,看到他进来的时候,大家齐声高喊,“张老师,欢迎来到绵竹。”原来,这批病人也不曾忘记他,在得知张少军要来的消息后,他们坐着轮椅,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没有多余的仪式,没有夸张的话语,他们拖着残缺的身体,只为等待那个曾经救治过他们的张老师。
    然而,相处总是短暂的。才刚刚在绵竹呆了一个月时间,华西医院因为人手紧张又将张少军调了回去。而也是从那时起,张少军萌发了一个念头:来绵竹医院工作。

      缘续:扎根绵竹 将这份情进行到底

   “在绵竹的当志愿者的那一个月,我发现绵竹亟待康复的病人还有很多,但他们意识薄弱,很多病人根本就不知道康复治疗这一概念。绵竹医院的康复治疗水平也很低,我就想,我能不能给绵竹的病人带来点什么。”张少军说,回到华西之后,他经常利用空闲时间回到绵竹,一边做康复治疗,一边了解绵竹的康复现状。
    华西医院是全国顶尖的医疗机构,从毕业之后,张少军就在这里工作。医院造就了他一身的技术本领,他对医院的感情同样无比深厚,要离开华西医院,张少军万般不舍。然而,每当绵竹的病人给他发来问候的短信时,他思念绵竹的心便更重一分。
    “作为一名医生,我有责任和义务将医疗技术带到最需要我的地方去。”张少军说,徘徊犹豫之后,他得到了科室和家人的支持,2010年5月初,他正式来到了绵竹市人民医院康复科,加入到了绵竹这个大家庭中。绵竹市人民医院康复科于2010年初才建立,张少军来到这里的时候,科室仅有一名治疗师和5个志愿者从事康复治疗,仅有一名医生负责会诊全院的康复病人。人员紧缺、技术设备落后、病人意识薄弱是他面临的“三座大山”。

     起航:带领科室争创省重点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努力提升科室的康复治疗水平,张少军制定了自己的工作计划。为了提升病人康复水平,他每天坚持跟着接诊医生会诊病人,一边对病人情况进行评估,一边宣传康复知识,长达两年时间的会诊过程中,很多病人接受到了康复理念的冲击。
   “如果当初不是张老师对我的劝导,我现在肯定还躺在轮椅上过日子。”回想起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转变,家住富新镇的王树栋至今仍不敢相信。早年因车祸造成脊椎损伤,王大伯在轮椅上坐了三年,他一度以为自己一辈子再也站不起来。在绵竹医院就医的时候,恰好碰到了张少军会诊,了解了他的病情之后,张少军鼓励他要坚定信心,只要坚持康复训练,就有奇迹到来的那天。而王大伯对此并没有上心,“周边也有很多和我一样情况的人,但他们都没能站起来。”王大伯说。
   了解到王树栋的心态后,张少军坚持定期来到他的家中,给他讲解康复训练的好处,让他尝试做一些简单的训练。在他苦口婆心的劝导下,王大伯终于动了心。一天,两天,一个月,三个月,突然有一天,王大伯惊奇的发现,他的双腿恢复了一点力气。慢慢地,他可以尝试站了起来,一年之后,他已经可以拄着拐杖行走。如今,王树栋基本已经脱离了拐杖,他说,是张少军给了他第二次生命。而像王树栋这样的例子,张少军还拯救了很多个。
   为了提升科室的治疗水平,张少军利用自己在华西医院学到的技术和理念,不断加强人员培训和规范科室建设。他手把手的对5个志愿者进行技术指导,帮助他们提升能力,他利用在华西的人脉资源,邀请专家到科室办讲堂,搞培训,从医疗到护理,从技术到科研,全方位带动康复科发展。
2014年,新生的康复科便成功创建为德阳市重点专科,2017年,捷报再次传来,康复科顺利创建成四川省甲级重点专科。这对一个成立不到7年的新生科室来说,实属不易。

     远帆:将康复技术普及到绵竹大地   

    “全国范围内的医联体建设面向更广泛群体,如何让更多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享受到好的公共服务,绵竹的探索或许更具示范意义。”这是2018年5月12日,由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主持的央视十三频道《新闻周刊》栏目,用近20分钟的时长就绵竹市康复医联体建设工作进行了报道。报道不仅系统阐述了绵竹市人民医院康复科探索和实践康复医联体建设路上所做的工作,更是作出了以上评价,社会反响强烈。
    而这也是从康复科评为省甲级重点专科后,张少军和他的团队的第二目标——通过康复医联体的实施,将康复技术带给每一位需要康复训练的病人。
    为帮助更多的病人能够重新“站”起来,张少军和他的团队们结合分级诊疗指导思想,创新思路,探索绵竹康复医联体模式,建立了医院早期康复、乡镇卫生院常态化康复、家庭居家康复的三级康复联动模式,实现了康复全过程无缝对接,帮助残疾人早日回归社会。
    “目前,我们仅在孝德镇和新市镇开展医联体试点工作,待模式成熟后,将在全绵竹推广。”张少军说,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当地百姓不仅对康复的意识有所提升,更是降低了致残率,减轻了一定的社会负担。

    后记:收回思绪,望着长长的回廊,张少军感慨万千。回望这九年的路程,有辛酸,有收获,有不如意,也有开心快乐,但带给他更多的是感动。在他的心中,他早就把自己当做成了绵竹人,当初来到绵竹,他是为了20多名地震伤员,而如今,他要将康复福利带给每一位需要的患者。大医精诚,止于至善,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迹,却有着无比赤诚的医者仁心,这,就是一名医者的担当。(谭明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