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时评科普

关于ICU 综合征,我们护士能做的很多

点击数:2371│更新时间:2020-06-02 17:41:04│【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前段时间,一篇以患者角度的「住过 ICU 的这些 90 后,生死观彻底变了」以及他的姊妹篇以医生身份写的《ICU 根本就不是活人待的地方》刷爆朋友圈。
   文后的留言有很多代表患者或家属的声音,大多数的他们无不在诉说着自己在那道门里的生死挣扎以及从那道生死门出来后的生死感悟。
    当然,还有很多同样感觉自己似乎也在鬼门关走了一遭的患者家属的声音。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看完文章后看各种来自不同声音的精选留言,尤其像这种比较易引起社会话题的文章,总觉得能从中学到很多,因为他总能说出很多不同的观点,反映一些社会问题。
    看到这两篇文章和文后留言后,大多数的他们在进入 ICU 后,受其治疗环境以及疾病等因素影响,以致出现精神症状、定位障碍、记忆力减退、明显焦虑紧张等情况。 

     出了ICU后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保留有痛苦记忆,甚至有“没在 ICU 待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的人生感慨,有人把这种情况称之为ICU 综合征也叫ICU 谵妄。

首先,了解一下关于ICU 综合征。
I

    CU 综合征是指患者进入 ICU 治疗后,由于 ICU 特有的治疗环境以及患者疾病等因素,造成患者出现精神症状,急性或波动发作的知觉降低,感觉错乱,睡眠觉醒周期混乱,定位障碍错乱以及记忆力减退等。
   它的发生不仅会增加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以及生活质量。
    在 ICU 里,患者活动受限,24 小时都处于各种仪器噪音和报警音的包围中,与亲人隔离,不能正常沟通,压抑,各种侵入性操作,视觉刺激。
   年龄、住院时间长、A 型性格、疾病自身带来的疼痛与不适等等原因都会使患者焦虑躁动产生一些异常行为反应和认知能力的改变。
    作为一名ICU 护士,看到那些大彻大悟的瞬间成长或描述自己痛苦回忆的文字,我觉得我们要做的确实还有很多。
   作为重症监护病房,当然是以抢救生命为首要目的,很多因素不可避免,但我们并非无可作为。
1.态度和信念培养:
    通过相关培训,使护士对 ICU 综合征及其相关并发症有系统了解,转变「认为 ICU 综合征不是一个问题,不需要干预」的态度,自觉关注它的发生,接受相关培训,定期评估,做好预防,提高护士的主动性及积极性。
2.行为指导:
    保持病室环境干净整洁,关闭暂时不使用的仪器设备,将报警音量稍调低,尽力做到「四轻」,减少干扰,妥善安排治疗操作时间。
   反复给患者进行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病情允许时,鼓励患床上活动或参与生活护理。
   加强基础护理,尊重患者隐私,随时予以遮挡,使患者感到被尊重,减少不安及抑郁情绪。研究表明,ICU 综合征的预防比防治更重要,寻找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并采取对症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3.治疗原发疾病,排除诱发因素: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早期评估精神障碍的发生因素,控制感染和低心排,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营养。
4.做好心理护理,加强人文关怀:
    由于 ICU 有别于其他普通病房,不允许家属陪护,患者极易产生恐惧感,缺乏归属感。
   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对于意识清楚的患者,向其介绍病房环境,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治疗干预措施,提高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对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失去语言表达能力的患者,运用表情动作,用纸笔去加强非语言交流,尽可能满足其需求。
5.运用音乐疗法,寻求家庭支持:
    病情允许时给患者听轻音乐,缓解交感神经的过度紧张;指导家属保持情绪的稳定,不把紧张焦虑的情绪带给患者,在探视时多抚慰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ICU 综合征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在护理工作中,我们要注意多元文化的渗透,从多方面入手,根据其特点给予相应支持及干预措施,减少其发生率。
    护理工作虽繁琐却细致,纵然几乎每一个从 ICU 出去的人都视它为「人间地狱」「鬼门关」,但我们仍旧希望可以尽我们的微薄之力,帮助他们减轻哪怕一点点痛苦的记忆,不至于「谈 ICU 色变。
    因为,ICU,还有一个名字叫 I See You!(武胜中医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