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花季少女,暴发性心肌炎。从发病到心源性休克、多器官衰竭、生命垂危.....过了不到12个小时;
幸运,她遇上了绵阳四0四医院ECMO救治团队,历经120多个小时的奋力抢救,病情有效控制。在医护人员连续400个多小时精心照护下,终于转危为安!
与时间竞赛,与死神赛跑!这是自新冠疫情后,绵阳四0四医院首次使用ECMO技术成功救治的危急重患者。
全面监测评估病情 果断启动ECMO紧急救治
4月21日下午,小艾感到浑身乏力,不时出现腹泻等不适症状,并且出现胸闷和呼吸困难的症状,家人发现后赶忙把她送到绵阳四0四医院急诊进行救治。急诊医生接诊后,迅速启动急救生命的绿色通道第一时间为小艾进行心电图和心肌损伤标记物检查,发现其存在严重的心肌损伤,随之出现意识丧失,心电图检查为室性心动过速,立即被转至重症医学科进行抢救治疗。
由于小艾病情的紧迫性,医院立即组建了由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肾脏内科、输血科、医学科超声科等科室组成的MDT团队对患者所有检查结果认真研判后,明确患者为暴发性心肌炎。“当时各种迹象表明,患者属于暴发性心肌炎,已出现心源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情危重、生命危在旦夕。”该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胡波介绍,在确定药物治疗方案的同时,把ECMO作为重要的支持手段备用。
重症医学科再次组织全院多学科联合会诊,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了治疗预案,包括启用ECMO支持治疗。次日下午,小艾出现烦躁不适症状,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仍继续恶化,强烈升压措施也难以遏制血压下降的趋势。MDT团队果断启动ECMO预案。15点,联合专家会诊;16点,医院ECMO小组成员迅速到位救,熟练地完成置管、预充、连接;18点,随着ECMO开始运转,患者的血压及血氧饱和度逐步好转。
24小时不间断精心监护 助力患者病情好转
ECMO上机仅仅是第一步,上机后复杂而精细化管理才是对ECMO团队最大的考验,稍有不慎将危及患者生命。
为保证患者各项治疗护理策略精准实施,在ECMO运转期间,ECMO团队的医护人员轮流守护在小艾床旁密切监护,并为她实施ECMO联合CRRT、胆红素吸附等支持治疗。每天,ECMO团队都会进行病例讨论,细化每一步治疗方案,同时每小时汇总病情变化,并及时进行处理,重症医学科2名医生“白加黑”错峰值守和3名护士“三班倒”精心监护照料。辛苦没有白费,经ECMO团队120多个小时持续监测和守护,小艾终于闯过了“难关”,心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4月27日,小艾各项指标均达到下机标准后成功撤机,康复训练随即展开。就这样持续10多天的24小时不间断照顾陪护,小艾的病情逐渐好转,5月11日,顺利转入普通病房进行康复。
小艾成功救治离不开医护人员的快速救治、精心照护,更离不开医院引进的新技术---ECMO(即体外膜肺氧合技术,主要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新冠疫情发生后,ECMO作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设备,绵阳市委市政府紧急采购,由四0四医院管理使用,ECMO可在一定时间内替代部分心肺功能,让心肌得到充分的休息恢复、为药物治疗提供时间和机会。”重症医学科主任胡波解释到。
目前,这项技术已较多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紧急突发疾病的救治中。但使用ECMO技术风险高、难度大,ECMO的管理非常复杂和关键,不仅需要严防出血、血栓、感染等各种并发症,还需要一个优秀的团队以及辅助科室的通力合作。
这名患者幸运的是,遇上了绵阳四0四医院ECMO救治团队,该团队由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精英骨干组成,经过严格规范的培训和考核,精准熟练地掌握各项操作技能和术后管理;更幸运的是,她的症状适应这项技术,才取得良好的效果。
可以说,此次使用ECMO技术成功救治该患者,不但表明了绵阳四0四医院危急重症患者救治水平达到了新高度,也表明绵阳四0四医院对政府采购的新冠肺炎救治设备实现了平战结合,取得了重要的社会效益。 (黄小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