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大丰街道的王先生今年55岁,11日中午与朋友聚餐饮喝后,下午1点回家休息睡觉,直至晚上22点王先生半夜醒来,发现自己的左侧肢体完全不能动,家人紧急将他送往新都区第三人民医院就诊。急诊科的医生初步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发病时间不明确,因从王先生睡着到发现脑梗死已超过8小时,错过了溶栓的最佳时间。医生立即联系放射科于24点为患者进行了头颅核磁共振检查,检查发现患者右侧大脑中动脉大血管急性闭塞,右侧大脑半球多发急性脑梗死,但也存在能够挽救的脑组织,便紧急进行急诊手术取栓,开通颅内血管。术后王先生肢体瘫痪明显好转,7天后患者肢体完全恢复正常,痊愈出院。如果不能及时进行磁共振检查评估,王先生很可能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留下瘫痪后遗症,严重时有生命危险。
磁共振检查是各种疾病诊断的重要检查项目之一,但因检查所需时间长,要求患者配合程度高,预约等待时间较长,让很多患者因为“等不得”。对于普通患者来说,等第二天一大早再来做检查也不迟,但是,对于急诊或重症病人来说时间就是希望,时间就是生命,病情不能等!
为满足群众就医需求,改善医疗服务行为,更好地服务患者,及早确诊患者病情,及早对症治疗,成都市新都区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以患者和临床的需求为导向,通过优化检查流程,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使用有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室人员的积极性,推行开展7*24小时核磁共振检查服务,全天候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切实为群众提供了极大方便。
核磁共振24小时值班制度,使卒中绿色通道更畅通
(凌晨12点,工作人员还在为患者做核磁检查 )
放射科副主任李开朗介绍:实行核磁共振24小时值班制,为及早发现患者梗死病灶,将溶栓的节点不断前移,使患者的获益不断增加,极大地方便了临床科室。
延伸阅读:
MRI是近年来新型的脑梗死诊断方法,与CT检查相比,MRI的空间分辨率更高、成像效果更优,准确反映梗死部位血流灌注和周围组织的关系。有研究证实: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及早诊断和治疗是促进预后改善的关键,梗死发生24小时内若能及时诊断和给予有效的治疗,与24小时后诊断和治疗的患者相比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MRI与CT检查相比对于微小病灶的检查更具有优势,其主要原因是MRI的空间分辨率更高,梗死灶的位置和大小可以更加全面、客观的表现,早期多发性脑梗死患者梗死灶处于进展的过程中,此时梗死灶体积小,相对而言诊断难度较大,研究显示:MRI对不同梗死部位异常检出率较CT提高了15%~66.67%,提示MRI对不同梗死部位异常检出优势显著,这与MRI检查的分辨率提高密切相关,微小的梗死灶也能检出。
2020年初,新都区三医院引进了一台朗润1.48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使医院医疗技术以及整体诊疗实力再上一个新台阶。至此医院还拥有美国GE64排CT、东软32排CT,可满足了不同阶层患者的需求,也大大减少了患者候诊时间。
对于急危重患者,畅通绿色就诊通道,1.48T核磁、32排CT及64排CT均为24小时值班,临床医生可根据需求选择检查设备。
1.48T磁共振设备检查无痛苦,对人体无辐射损害,是一种先进的无创检查技术。具有高度的软组织分辨率,多参数成像,可较好区分正常与病变组织,并且显示病变特征,从而提高了MR诊断的准确性。MR血管成像不需要造影剂即可获得完整的血管成像已显示各种血管性疾病;该机还可用于胆道梗阻性疾病的检查,MR椎管造影可获得完整的椎管图像。该机能对人体各个部位进行多序列的扫描检查,并可显示任意方位的图像,不仅能显示人体的病理解剖改变还能反应生理生化变化。特别对脑、脊髓、骨关节组织和体部脏器的检查有独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