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县域卫生

科普:肺癌靶向治疗后耐药,个体化方案有新转机还可报销

点击数:505│更新时间:2022-06-29 11:46:04│【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目前,已发现的肺癌的驱动基因已达数十种。在这数十种中,亚洲人群非小细胞肺癌群体的EGFR基因突变比较常见。

       EGFR抑制剂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物,这类药物对不少患者来说,疗效明显。EGFR靶向药物,已经从第一代发展到第三代。

       但是,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即便有一至三代靶向药可以选择,也会出现靶向药耐药的问题。

       有研究显示耐药的原因有:EGFR基因出现了一种新的突变,使原来的药物不能很好的发挥抑制作用;新的基因使癌细胞生长,单纯抑制EGFR基因效果不明显等。

       那么,当一个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出现EGFR靶向药耐药后,是否意味着山穷水尽、无路可走呢?

        近日,大邑县人民医院医院肿瘤科经治了一例第三代EGFR靶向药物耐药的患者,在口服靶向药物期间,出现一侧肢体活动明显障碍,言语不清,头部MRI检查提示:多发脑转移灶伴大面积水肿,确诊为肺癌靶向治疗耐药后进展。

         经医院肿瘤多学科诊疗团队(MDT)会诊,结合患者具体情况,最终选择进行个体化方案治疗:化疗药物+抗血管生成药物+局部放射治疗。该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全程治疗费用均在医保报销范围之内。

       两个周期的个体化药物治疗后,复查头部MRI提示前期脑水肿消失,患者肢体活动障碍,语言功能恢复。

       下一步,患者将进行局部放射治疗辅助和巩固疗效。

       医院即将投入使用的医用直线加速器不仅可以作为肿瘤根治性治疗手段,更为晚期肿瘤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局部治疗手段,真正实现肿瘤患者一体化全流程健康管理。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EGFR耐药机制及应对策略日趋明朗,基于不同耐药机制的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成果不断更新,除了传统的治疗方案,更加精准的靶向药耐药后的治疗措施逐渐被应用于临床,新治疗模式和策略将为 EGFR靶向药耐药后的处理带来新的突破。

本文合作医生:

付佳丽 硕士研究生

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四川省医师协会缓和医疗专委会委员,在国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本文审核专家:

李鹏 肿瘤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学术技术后备人选、市级肿瘤放射治疗及靶向治疗委员会委员、大邑县首席医疗专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