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科学精准防控“新十条”优化措施,结合我省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实践,按照《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控技术指南(第十一版)》指导,郫都区中医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用创新思维,为精准防控贡献中医力量。
中药抗疫有方
未病先防守健康
日前,成都市优化疫情防控相关措施,市民到各类医疗机构就诊、乘坐公共交通、前往公共场所不再要求查验核酸阴性证明,为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新发感染,站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战略高度,郫都区中医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迅速调整落实精准防控举措,将中医药防控工作前移,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中药预防+救治”模式,让疫情常态化防控“一路草药香”。
“中药喝着是苦的,但心里是甜的。”12月9日,在郫都区中医医院看完病的张大姐接过一袋中药汤剂,身旁的医护人员耐心地向其讲解服用方法和预防效果。
中医理念有三个层面:“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这三个层面在郫都区中医医院预防新冠肺炎过程中得到很好的体现。郫都区中医医院积极开展中药“大锅汤”发放工作,做到“应服尽服”、“愿服尽服”,不仅在医院门诊大厅设点发放,还积极提供中药汤剂给企事业单位、保供单位、乡镇卫生院等场所,并每日为隔离酒店、医院职工、住院患者“送汤上门”,今年以来,共发放中药汤剂17809剂,55202袋。
针对前来就诊的患者,郫都区中医医院加大中医药科研攻关力度,针对患者不同症状,详细制定诊疗方案,将中药饮片、耳穴压豆、穴位贴敷、针灸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贯穿始终,并率先上架“新冠0号”、“新冠1号”中药剂,帮助患者提升其机体免疫力,改善症状。
此外,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前期预防作用,除了“中药汤剂”,医院还推出防疫辟秽香囊等,为疫情防控筑起一道中医药免疫屏障。
讲好中药故事
让传统散发时代光芒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连通中西,一缕药香穿越古今。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讲好中医药故事、传播中医药文化、展示中医药文化魅力,是郫都区中医医院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始终坚持的理念。
疫情期间,医院通过媒体向公众宣传饮食调理、起居有常、适度锻炼,倡导以药膳、八段锦、太极拳等方式扶助正气。尤其在“新十条”优化措施实施后,医院加大频次,发放“新冠”预防手册,公众号推送预防知识,并制作短视频,对中医药文化内涵进行时代化、大众化、创新性的阐释,以此提高群众健康素养水平,让中医药文化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
传承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时代活力。医院积极探索推动中医药与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新路子,面对常见病、多发病、重大疑难疾病和新发传染病防治需求,郫中医坚守“传承师古不泥古、创新发展不离宗”,在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同时,吸收科学技术和文明成果,创新中医药理论与实践,服务群众防病治病需求。
不仅如此,医院还不断探索提升就诊效率的新方法,在服务模式上不断改造升级,充分发挥“最多跑一次”、“信息化”作用,创新推出就诊小程序,形成网上就诊、支付、审方、药品配送一条龙服务,提升医院医疗服务效率,改善群众就医感受,为传统中医药注入“互联网+”的力量。
随着“新十条”优化措施的实施,郫都区中医医院也在不断完善和调整防控举措,但无论在哪个时期,医院终坚持传承中医药品质、坚守中医药情怀、弘扬中医药文化,努力为广大群众保驾护航。(来源:郫都区中医医院、医师报陈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