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时评科普

儿科医生“大逃亡”为哪般

点击数:3471│更新时间:2015-12-28 09:05:42│【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全国千名儿童分不到半位医生 广州儿科医生缺口2000多
近日,微信朋友圈流传着《各大城市医院儿科纷纷瘫痪!中国医疗体系崩溃从儿科开始?》的消息,引起很多医务人员和家长的关注。文章指出,北京、南京、上海到广州都有医院因儿科医生紧缺而被迫暂停急诊。上海有儿科急诊高峰排队要4小时以上,儿科像“春运”一样人山人海,有家长反映孩子急诊排队输液要排六七个小时。

那么,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儿科医生为何出现“逃亡”现象?破解之道又在哪里呢?

针对网上的传言,记者首先探访了广州市儿童医院和省妇幼保健院。

“说儿科纷纷瘫痪,不能这么讲,儿童医院还是可以的。”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医务部主任孙新教授说。据他介绍,该院各院区的儿内科医生多达三四百人,儿内科每天门急诊量高达8000多人次,在今年3月份高峰期甚至达到1.2万人次,晚上出诊有“两套人马”——10多个夜诊医生和4个急诊医生,按照病情的轻重缓急对患儿进行分级预检,夜诊量高达1000多人次。

“目前我们医院儿科急诊也没限号,24小时出诊。”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部主任张桂辉说,该院儿科急诊目前也比较平稳,但儿科门诊医生则限号,每个医生上午班限48个号,下午班36个号。不过,若预约号源挂满了,可到场请医生加号。目前番禺院区每天急诊量大概在300人次左右,每天大概安排2~3个医生出诊,压力也不小。遇到儿科急诊高峰时节,小患者达到一定程度时,该院也会启动应急预案增加备班医生支援急诊。

患儿医生比:1000:0.43
全国缺口:200000人
广州缺口:2000人

吓人的传言
北京:紧急扩散!首都儿研所系统瘫痪,现场人满为患,非急诊不要再来儿研所就诊!北京朝阳医院西院也加入夜诊停诊大军:“由于本院儿科医务人员紧缺,自2015年11月5日(本周四)起,晚上九点之后不再安排接诊。”

南京:“限诊令”升级,唯一的医生病了,南京又一家大医院儿科停诊!

广州:由于儿科医生严重短缺,广州一家三甲医院从昨天凌晨起被迫暂停急诊儿科服务,仅收治危重症患儿。

上海:上海九院、新华等各大医院儿科告急!家长:排个通宵才排到输液!

现状:
综合医院儿科萎缩
个别出现急诊暂停

“从12月14日凌晨起,急诊儿科暂停服务(危重症除外)。”本月中旬,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萝岗中心医院)贴出告示。据悉,该院自2011年运营以来,最大的压力来自儿科。仅急诊儿科日均接诊200~300人,往往就诊高峰集中在上半夜,患者等候时间较长。然而,该院长期招不到足够的儿科医生,缺口达两成,最近有医生离职,人手马上捉襟见肘,只能暂停收治不属于危重症的发热患儿。

据了解,在广州,目前出现上述现象的三甲综合医院并不多。但近年来,在综合医院里,儿科医生人手不足早已成为常态。在越秀区一家以治疗儿科血液病闻名的老牌三甲医院,儿科主任曾向记者表示,按照国家卫计委的要求,三甲医院儿科普通病房床位和医生配置比例应达到1∶0.6,而该院儿科一年门急诊量有23.8万人次,两个院区的儿科执业医师加起来却只有48人,达不到这一标准,平时在门急诊的值班安排上捉襟见肘。

孙新透露,广州儿科医生缺口有2000多,全国范围内缺口可能高达20万。而据《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全国平均每千名儿童只有0.43位儿科医生,儿科医患配比严重不足。

“全面二孩政策马上要实施了,如果这种现状未能缓解,到时孩子更多、儿科医生更缺。”孙新感慨道。

提醒:急诊病室,八九成病儿没必要来

同是去看急诊,每个小患儿的病情轻重可能很不同。据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统计,该院3年来40万人次的急诊病例中,超过八成属于非紧急病症,按照分级制度,本来可以选择看门诊,而不必去挤急诊。

同样,据统计,中山三院岭南医院急诊儿科接诊的患儿,九成以上属于发热等非急诊疾病。“急诊资源应该用于救治危重症患儿,普通发热没必要到急诊扎堆就医,家长应该学会一些儿童常见病的居家护理知识。”该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医院在院内发放了有关儿童发热等常见病护理知识的宣传单,希望能帮助家长区分普通发热和需要到急诊报到的危重症。

不过,因孩子生病而焦虑担心的家长也很为难:小孩发高烧那么难受,我们又不是医生,怎么判断孩子的病情重不重?万一耽误了事,烧坏脑子怎么办?有家长表示,就算有护理知识宣传单指导,只要孩子发烧还是很担心,要往医院跑。

儿科医生三大难

一难:要求高

“因为好的儿科医生起码要有10年左右的磨炼,但现在不少医学院校儿科专项人材的培养很不足。”孙新分析说,教育跟不上是原因之一。为此,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与广州医科大学定向联合培养学生,让一些3年级的医学生到该中心接受临床学习,以期解决这一矛盾。

二难:压力大

另一方面,儿科医生的压力大、比较累、风险高,付出与收入不太成正比,也让一些医学生“望而却步”。在医院各科室中,儿科急诊医生被公认为“压力最大”。有儿科医生甚至一听说第二天要去急诊上班,此前一晚焦虑得整夜睡不着。越秀区一家老牌三甲医院规定,40岁以下、未评上副高职称的儿科医生每年要有一半时间到急诊轮转。该院儿科主任表示,不少同事在高强度、高压力状态下,熬到四十岁,再也受不了到急诊上夜班,宁可申请调去医院的辅助科室。

三难:矛盾多

而家中有孩子得病,全家忧心,尤其是年轻家长很容易对医务人员发火,也让儿科医生“很受伤”。有家长嫌候诊时间过长,对急诊儿科医生拳打脚踢,更令医务人员寒心。在这种情况下,儿科医生流失率持续走高。以越秀区一家老牌三甲医院为例,去年就有两名年富力强的儿科医生离职,一个考上了公务员,一个则跳槽去了广州某外资诊所,导致人手更加紧张。“年轻医生都快跑没了,出急诊的都是老医生。”天河区一家公立医院的儿科医生无奈地表示,该科一连出走7名年轻医生,一直缺人。(文/广州日报记者翁淑贤、任珊珊 通讯员易灵敏、周密、林惠芳)

( 来源:广州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