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医企风采

复星医药5.86亿控股洞庭药业 领跑医药工业并购

点击数:11239│更新时间:2012-12-26 08:21:14│【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12月21日,复星医药(600196.SH)在其董事会决议公告中表示公司拟合计出资5.86亿元受让湖南洞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洞庭药业)77.7%的股份,分析称此次收购将进一步丰富复星医药在神经类药物领域产品线,强化公司医药工业板块的竞争力。

  2012年已经步入尾声,然而,纵观今年以来医药市场上的并购行为,不难发现,并购方向尤其是对大型医药集团而言,目标公司正在悄悄发生变化,即由对医药商业的追捧转为对制药工业的关注。

  今年以来,华润集团、国药集团以及复星医药纷纷加强制药工业板块,北大纵横医药合伙人史立臣表示,国药、华润在2011年前的确是以整合商业资源为主,而在2011年后,国药开始了对外部工业资源的并购,华润则是整合内部工业资源。而复星医药与其他医药公司不同,它更像一个专业的投资公司。

  收购洞庭药业扩大工业版图

  复星医药近日与江苏同禾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同禾)、淮安天元投资中心(以下简称淮安天元)分别签订《股份转让协议》,复星医药分别以人民币4.56亿元和1.3亿元向江苏同禾、淮安天元受让洞庭药业61.9%和15.8%的股权,共计出资5.86亿元受让洞庭药业77.7%的股权。

  公告称,根据洞庭药业管理层报表(未经审计),截至2012年9月30日,洞庭药业的总资产为2.4亿元,所有者权益为1.9亿元,负债为4887万元。而2012年1至9月,洞庭药业实现营业收入2.6亿元,实现净利润4874万元。本次投资完成后,洞庭药业将纳入复星医药合并报表范围。

  洞庭药业是国内精神药品和止血药品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其主导产品为富马酸喹硫平和氨甲环酸。本次投资将进一步丰富复星医药在中枢神经类药物领域产品线,强化制药业务竞争力。

  齐鲁证券研究报告表示,对复星医药而言,洞庭药业是优质的医药工业资产。从市场容量和增速角度来看,神经系统是仅次于心脑血管的全球第二大治疗领域,因此神经系统医药用药前景可期。而洞庭药业在精神心理药和抗抑郁药领域具备有竞争力的产品线,既有首仿或独家品种,还实现了原料药和制剂一体化。

  北大纵横医药合伙人史立臣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他看来,复星医药根本不是一个医药经营公司,而是一个投资公司。自2010年以来,复星医药几乎可以用疯狂扩大规模来形容,无论在商业领域,还是在工业领域,甚至医疗领域,都快速的抢购,这导致看不清复星医药的发展规划是什么。

  复星医药今年11月在香港初上市,交银国际的分析报告对复星医药的定位十分明确,即复星医药就是一家专注于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控股公司。而拥有优秀的医药行业投资团队是其核心优势。

  从1999 年收购复星长征开始,复星医药已经从事医药并购达十多年,公司的投资企业涉及行业已经囊括医药各个领域:医药分销领域有国药控股等,化学药领域有江苏万邦、重庆药友等,中成药领域有万邦复临、邯郸摩罗丹等,原料药领域有湖北新生源等,生物制药领域有上海凯茂、大连雅立峰等,医疗服务领域有美中互利等,此外还投资了多个诊断产品、医疗器械等生产企业。

  交银国际报告指出,推动复星医药高增长的动力之一即并购整合。中国医药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行业的并购仍将持续,复星医药在医疗并购领域有着丰富经验,将是中国医药整合进程的受益者之一。

  据了解,前不久复星医药通过发行H股在香港融资6亿美元,在其招股说明书中显示,48%的募集资金即近3亿美元将用于并购。业内分析称,凭借十多个销售上亿的有竞争壁垒的大品种,以及不断丰富壮大的产品线和销售实力,复星医药制药工业将进入盈利增长快车道,通过创新、营销、国际化,5年以后公司的医药工业板块将跻身第一梯队。

  2012年医药工业并购领跑

  医药领域的并购整合既是大势所趋,也是政策导向。2010年曾是医药商业的“并购年”,而2012年则可以称得上是制药工业的“并购小年”。 复星医药加强工业并购并非偶然,在医药商业领域并购浪潮逐渐退去之后,医药工业领域并购正在兴起。

  国药集团、上药集团和华润集团2010年在国内医药商业领域的掀起的“攻城掠寨”式的并购活动,业内人士恐怕记忆犹新。那时,不论并购案例数量,还是并购金额,都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我国医药市场已经刮起了一股并购风潮,国内医药并购市场共完成41起并购交易,同比增长高达310%,在这其中披露金额的36起并购案例涉及金额达7.28亿美元,同比增长达336.3%。

  上药集团将广州、山东、常州、福建、贵州、宁波等地方性分销龙头企业作为股权收购或控股的对象;而国药集团旗下国药控股和一致药业仅在当年6月便分别并购8家和5家医药企业,同时进驻黑龙江等地,布局全国医药分销;而华润集团也是在2010年吸收合并北京医药集团,并同时在河南、苏州、山东等地拓展商业规模。

  如今,几大制药集团开始将并购对象转向制药工业领域,与医药商业大张旗鼓地并购战争不同,制药工业的并购开展的从容有序。业内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分析师表示,医药企业是做实业的,其并购出发点可能更多的是从产业角度出发,而不是资本角度。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合适的并购标的可能也越来越少。

  今年的并购中,国药集团和华润集团都出了一些大动作。国药集团帮助其旗下现代制药花费2.1亿元收购焦作容生制药70%的股权,而华润集团子公司华润三九斥资6亿元收购顺峰药业。两大集团的收购目的如出一辙,皆是延伸现有的产品线。

  北大纵横医药合伙人史立臣则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一一分析了三大医药集团所处的现状。史立臣表示,“2010年后,国药开始的并购主要是外部工业资源,华润是整合内部工业资源,而上药2011年后并购案例很少,几乎停顿。”

  国药集团正在打造全产业链的经营格局,在商业、研发、大健康、工业和电商都协同发力,相互补充,增大了国药的整体竞争实力。从目前几大巨头发展来看,国药势头一直强劲。但国药战略规划的三个第一:商业第一、物流分销第一和工业第一的目标和现实距离太过遥远。

  华润集团在强化资源的配置和内部整合能力,因为在工业竞争中,华润在几个巨头中优势不明显,这需要重新整合工业资源,强化工业竞争态势。所以,华润在未来除了需要继续强化商业布局外,在工业上还需要进一步构建。

  上药在商业整合上,和华润、国药比较能力一般,资源整合力度也不大,上药至今还没完成全国的市场布局,可以说在商业上,上药已经输给了国药和华润。从工业上看上药的工业资源比较差,产品资源整体落后。

  “上药在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都乏善可陈,几乎没什么亮点,所以未来的发展方向还看不清,尤其经历过风波后,上药的前景更加惨淡。”

  对于并购对象成为稀缺资源的观点,史立臣表示,国内商业体系的并购是以优质商业资源为主,工业体系的并购是以优质产品为核心。而目前市场上无论优质商业资源还是优质产品资源都已经被瓜分殆尽了,这就需要从其他运行企业中采用利益联合的方式共享资源。那么,并购的方式也会变化,不再是单纯的全资收购,而是采用相互购买股权的方式或者控股的方式进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