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市中医医院医生谢文俊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请缨远赴非洲莫桑比克开展援外医疗工作,如今,两年援外医疗工作即将期满。在这段援外时光里,谢文俊作为援非医疗队的一员,他用医者的坚守及精湛的医术为莫桑比克人民送去了健康,深受当地群众尊重。
技术 一根银针在非洲显魅力
谢文俊工作的马普托中心医院是莫桑比克最大的公立医院,也是该国医疗技术水平最高的医院。作为一名中医师,他在那边主要采用中医针灸技术对当地群众进行治疗。凭着一根银针,谢文俊把传统中医药适宜技术带到了非洲。
为了尽快让非洲群众接受该项技术,谢文俊经常自己上阵当“模特”,以此来消除患者的质疑及恐惧,并常利用休息时间,在上门为患者提供服务的同时,与他们讲解中国悠久的中医药文化,中国针灸技术的治疗特色,让当地群众更多地了解中国,感受到中国人民的热情与友好。
很快,马普托中心医院内就刮起了一股“针灸风”。慕名求医者越来越多,患者有来自马普托市内,也有来自偏远乡村的;有普通的老百姓,也有医院的同行。患者大多以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肩周炎、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等疼痛疾病为主。就诊患者从早期每天的10余人次逐渐 上升到近30余人次,截止目前,已诊治病人共计3248人次。
同时,谢文俊发现,医院里部分当地医生及护士对中国针灸技术非常感兴趣,就连他任职科室的疼痛科主任穆尔格(Murgue)医生也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谢文俊便萌生了要在莫桑比克大力传播中医针灸技术的念头。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他制定了详细的教学方案,仔细为当地医护人员讲解中医基础、针灸理论知识及操作要点,指导大家认识穴位,掌握深浅度,手把手指导实践操作,并常常组织大家进行讨论,解答疑难问题。通过两年的努力,非洲人民对中国传统医学的认知度及接受度大大提高,个别当地医务人员基本掌握该项技术操作。
“我除了是一名医生,更像一名信使,在诊疗过程中传递着中华文化、传播着友谊,增强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及信任。但是,要想让祖国传统医学在莫桑比克发挥最大作用,更好地服务当地群众,还需要后来者继续努力”。谢文俊说。
意外 一次针灸带来的艾滋病恐惧
随着工作的顺利开展,前来治疗的病人越来越多,意想不到的情况也会不时出现。由于莫桑比克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较多,医疗人员都十分注意职业防护。但是,在实施操作的过程中,意外情况却很难避免。
在有一次谢文俊给患者实施针灸治疗过程中,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谢文俊说,当他取针时,由于患者无意间动了一下身体,细针便立即反弹过来,刺破了手套扎到自己。因为不知道患者是否患有艾滋病或是艾滋病毒携带者,按照要求,他服用了抗艾滋病药物。
“那段时间我非常担心,加之抗艾滋病药的药物副作用很大,经常会出现嗜睡、头晕、呕吐等情况,感觉真是度日如年啊。”谢文俊告诉记者,但幸运的是,患者到医院做了相关检测,结果显示是阴性,这才让他悬着的一颗心放了下来。
在医疗过程中,难免会存在很多风险,但作为医务人员,早都做好了心理准备和最坏的打算,并且积极勇敢地去面对和克服。谢文俊说,每看完一个病人,就多了一名中桑友谊的见证人,就为中桑友谊播下一粒爱的种子,这个信念使他在艰苦陌生的地方能够克服重重困难,以饱满的热情继续工作。
回国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眼看距离回国的时间越来越近,这让谢文俊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希望能够帮助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中医队伍,好让中国银针在广袤的非洲大地上落地生根。”为此,他经常利用下班时间与同事进行交流,给予相关指导,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每每经过病房,看到同事们娴熟的操作,看到非洲人民淳朴善良的笑脸,谢文俊心里虽然很不舍,但也感到很欣慰。
回首两年的历程,有辛酸、有泪水、有喜悦,但更多的却是收获。谢文俊表示,祖国的中医针灸技术能在莫桑比克得到推广,当地群众能得到“简、便、廉、验”的治疗,是他援非工作中最有意义的事情。同时,他也非常感谢医院给予的关心及支持。回国后,他将继续努力,在救死扶伤的征程中不断奔跑,以精良的医术回馈更多的患者,把传统的针灸技术结合现代理念,发挥更大效果,为中医药事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