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群众服务健康的最直接体现就是让群众少得疾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群众健康需求加强医德医风和行业作风建设,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
服务健康,让群众少得疾病。统筹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一体化,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基本公共卫生发展新格局。加强对艾滋病、血吸虫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控,全力推进免疫规划区建设,妇幼健康指标持续改善,户籍人口人均寿命达75.04岁。持续深入开展卫生城镇创建行动,全省卫生城市、县城、乡镇、村创卫覆盖率西部第一。大力开展“省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活动,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居西部前列。
服务健康,让群众看得起病。全省所有政府办和75%以上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上网采购率达98.21%,居全国前列。全力推进药品、医用耗材上网阳光集中采购制度,最大限度降低药品和耗材虚高价格。年内全面取消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政策,实施同级医院检查互认制度。积极探索临床路径管理和单病种控费工作。实施处方点评制度,从严控制大处方和高价、非医保药品使用量,从严控制昂贵、进口药品器材使用。全省新农合参合人数6243.54万人,参合率达99.23%,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在75%以上,最高支付限额全省调整至10万元以上,推进儿童白血病等20种重大疾病医疗保障试点,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服务健康,让群众看得好病。着力推动标准化医疗保障、一体化城乡医疗服务、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化药品供应保障和系统化医药卫生监管“五个体系建设”,以高效益卫生投入、高素质卫生人才、高水平卫生科教和高效率卫生信息“四个保障”,提升医药卫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老、少、边、穷”能力,提升优质卫生资源服务全省辐射西部的能力。10年内完成三级医院倍增计划,实现大医院门诊不拥挤、住院不候床、手术不排队,90%的疾病在县级以下医院得到及时有效诊疗,使人均卫生资源总量和居民健康指标西部领先。严格医德医风考评制度,对回扣、红包实行零容忍。持续深入开展以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为主要内容的“三好一满意”活动,强化医患沟通和随访制度,努力改善和提高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全面规范医生执业行为,努力造就一支医德好、医术精、医风正的医疗卫生队伍,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