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时评科普

基层扶贫工作当杜绝形式主义

点击数:2486│更新时间:2020-09-21 11:56:00│【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在全面奔小康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位困难群众。正值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基层扶贫工作者更要勇于奉献,采取实质性的举措帮助贫困群众真正摘下贫困的帽子,特别是要高度警惕并杜绝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
   一是杜绝电话式扶贫。关心知晓困难群众的生活冷暖,深挖困难群众致困的根本原因,是每个扶贫干部针对性有效开展扶贫工作的重要前提,但扶贫工作不能仅仅是停留于电话沟通而忽视实质性的扶贫举措。三天两头与贫困户打电话,对贫困户家中人口、牲畜养殖、田地亩数“了如指掌”,美其名曰与贫困户关系好,扶贫工作做得扎实,但实际上却存在与贫困户“网友见面”人与名对不上号、不知贫困户家住何方、不知实际居家几口人的“尴尬”现象,看似热切关心,实则将扶贫工作流于形式。基层扶贫需要扶贫干部除了要有电话关心的“情感温度”,更应该有实地交往的“触觉温度”。
   二是杜绝算账式扶贫。年终考核扶贫成效是基层政府的常规工作,为了“高效出色”完成年终考核,对照“一超六有”扶贫标准算账便成了年终考核前的“必须”工作。一头猪按市场价值多少钱、五只鸡按市场价值多少钱、在镇上公益岗位一年挣多少钱、、、、、对照扶贫考核标准,经过“绞尽脑汁”精确计算,贫困户每年都“收入可观”,顺利达到甚至超出阶段性脱贫标准。然而,因为交通出行、财政资金拨付层层审核等原因,贫困户的猪鸭能否顺利按市场价卖出去,公益岗位的工资能否在年终顺利入贫困户的口袋,更需要扶贫工作者去精心“算账”。
   三是杜绝宣传式扶贫。充分挖掘基层扶贫工作中涌现的感人事迹,宣传扶贫工作成效,让更多社会人参与扶贫工作是值得肯定的,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扶贫不是为了宣传。事先打电话通知贫困户在家中等候,专门提醒穿新衣服,甚至派人先到贫困户家中“踩点”交代注意事项,送扶贫慰问物资时先拉横幅拍照、、、、、诸如此类的扶贫举动是真心扶贫吗?广大农村的贫困户在土里刨食,大半辈子都和泥土打交道,勤劳朴素是他们的本质,泥黄色是他们的本色,长年累月劳作导致衣服破旧是常态,一张光鲜亮丽的扶贫宣传照彻底改变了扶贫宣传的“本色”,需要重申明确的是宣传是为了更好的扶贫,而不是扶贫为了宣传。
   四是杜绝突击式扶贫。上级领导“突然”检查扶贫工作,需要查看扶贫资料、入户了解扶贫成效,一下让有些基层扶贫干部“慌了神”,平时一年半载难得联系贫困群众,鲜有实质性、针对性的帮扶举措。突然之间,一天一个电话、一周一下乡、这个部门送鸡苗鸭苗、那个单位送衣服鞋子,扶贫忙的“不亦乐乎”。导致困难群众贫困的原因多种多样,交通不便、文化层次不高、重病残疾等等,客观上导致扶贫工作很难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时常关心慰问、及时帮助贫困户解决困难、扶贫“输血”与帮助贫困群众自主“造血”相结合才是基层扶贫工作的常态。基层扶贫工作是一个长时间默默坚持奉献的过程,而不是集体突击作战“你方唱罢我登场”的闹剧演绎。
   让困难群众生存有尊严、生计有保障、生活有盼头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每个扶贫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时代在变,追求幸福的心愿不变。让我们一起凝心聚力,脚踏基层扶贫一线,把扶贫工作真正做实做细,在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向全体人民交一份满意时代答卷。(犍为县人民医院 喻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