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医改医保

13省区市基层医改 亿万患者走出因病致贫梦魇

点击数:1868│更新时间:2012-08-02 10:27:04│【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来源:新华网 

     惠基层百姓 绽和谐之花

  ——13省区市基层医改成效见闻

  三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成效如何?新华社记者近期深入到上海、青海、海南、新疆、黑龙江等13个省区市,从边疆山村到海岛江洲,从红色革命老区到改革开放前沿,受访的基层群众普遍反映:三年医改缓解了“看病贵、看病难”,帮百姓实现了织网、强基、削山等多年愿望,给基层群众带来了真正实惠。

  织网:神州大地正实现“全民医保”梦想

  地处祖国版图最西端的新疆乌恰县,是我国最晚送走太阳的地方。在黑孜苇乡中心卫生院一号病房里,74岁的柯尔克孜族老人哈地尔·那依正安静地休息。一旁的医护人员一边轻巧地取出老人腋下的体温计一边对记者说:“老人罹患恶性骨髓瘤,且存在肺部感染、高血压等症状,目前病情得到初步控制。”

  去年年底,刚得知病情的哈地尔老人坚决不愿接受治疗:“反正我的病也治不好,不想给子女增加负担,怕把家拖垮。”目前住院共花费3万元,通过新农合报销了1.6万元,还能获得大病救助。谈及医改带来的变化,老人眼含泪花:“要是没有新农合政策,我只能眼睁睁地等死,哪能住得起医院。”

  三年医改,在神州大地编织了一个巨大的医疗保障网。截至2011年底,城乡居民参加三项基本医保人数超过13亿,覆盖率超过95%,全民医保制度框架全面建成。即便在偏远山区、海岛渔村、少数民族山寨,农民不再“小病施、大病扛”,正在实现“病有所医”梦想。

  走进海南省临高县调楼镇抱社村卫生室,村医陈芝兰正在将刚刚完成的诊疗治疗信息输入电脑。拥有1900余人的抱社村是一个渔村,渔民们常年在北部湾及中沙群岛海域作业,艰苦的海上环境使得他们常常身患疾病。而新农合政策的实施和农村医疗机构条件的改善,为渔民就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村民钟王彪说:“现在村卫生室小病都能收治,打针吃药方便得很。”

  贵州省岑巩县凯本乡卫生院院长伍宏亮说,几年前,村里还有巫婆,村民有病痛通常先请巫婆看香、打卦、跳马脚,实在严重的病才会上医院。近年来,随着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推进,村民“信巫不信医”的现象得到根本扭转,村里基本没有巫婆了。

  在海拔近4000米的青海省贵南县过马营乡中心卫生院,71岁的藏族老人阿格加高声朗读藏语歌谣,称赞医改政策:加科吉赛吉优格(国家政策好),曼康格恰健桑格(医院换新貌),曼巴也南角砂格(医生赛亲人),曼热吉仁贡麻格(药品价格低),茫措吉散巴吉格(群众甜如蜜)……

  强基:搭起“四梁八柱” 摆脱“房倒人散”

  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极镇北极村,是祖国的最北极。整个北极镇虽然只有一个村庄近4000人,群众同样可以享受到较为优质的医疗服务。去年,重新建设的镇卫生院实现了“鸟枪换炮”,添置了CT机、彩色B超、多功能一体式生化分析仪等最新医疗设备,哈尔滨医科大学的专家还定期来坐诊,让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高水平医疗服务。

  63岁的弦哲林去年刚刚做完心脏搭桥手术,通过新农合报销费用4万多元,这位身材高大的老人一脸的满足:“现在家门口也有了像样的医院,有个头痛发热,大夫一叫就到,跟自家人一样亲。”

  院长牛军已在北极镇卫生院工作18年,他说:“卫生院曾经差点关门,要设备没设备,要工资没工资,社会歧视,患者给白眼。现在工资县财政全额拨款,医生没了后顾之忧,一门心思扑在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上。”

  “北大北大,我是贵德。”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人民医院远程诊疗室,经常会有这样的远程会诊。患者孟荣瑞足不出院,就享受到了北京知名专家的诊断服务。老人因肾脏不适收治入院,一直无法确诊,通过远程网络,按北京大学医院专家的建议对症治疗,很快痊愈。仅仅一次不到半小时的免费会诊,为他直接节约8702元费用。

  青海省副省长马顺清感叹:“虽然底子薄,但中央定下的事情要咬牙往前推,奋力一搏还是可以有所作为。”三年医改,青海共投入资金114.8亿元,超额完成国家规定任务37项。

  位于鄱阳湖中央的江西省新建县南矶乡,每年5月到9月的丰水期,就会被茫茫湖水环绕,交通极为不便。新中国成立前因血吸虫病泛滥,岛上雷、张、钟、魏四大家族先后绝户,一时被人称为“瘟神岛”。就是这样的湖心岛,如今也完善了诊疗机构。南矶乡卫生院占地面积3359平方米,设有门诊大楼、防保传染科、血防大楼,在岗职工21人,其中临床医师7人,护理助产6人。正在乡卫生院输液的邱让遥老人患有晚期血吸虫病和肝硬化,他告诉记者,由于参加了新农合,现在看病吃药都有报销,负担比以前小多了。

  医改三年,重点在基层,成效也在基层。全国乡镇卫生院、村庄卫生室和城市社区医疗机构硬件设施得到根本改善,彻底摆脱了“房倒人散”窘境。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等一系列长效制度开始确立,效果正不断显现。

  削山:让亿万患者走出“因病致贫”梦魇

  山还是那座大山,云还是那样的云。但在青海省贵南县麻什干村党支部书记洛托眼中,过去承载的是忧伤,现在看到的是风景。

  洛托说,附近洛加村有个叫桑杰太的牧民,14年前家里有900多只羊、70多头牦牛。一只羊1000多元,一头牦牛1万多元,这是多么大的家业。但因为女儿生病,桑杰太几乎卖光了牛羊,耗尽了家财,最终女儿也没能保住。

  洛托一声长叹后语气变得舒朗:“当时没有现在的好政策。我们村的任青加,去年查出癌症,新合农报销、大病救助、民政救助、群众捐款,前后花了4万元,个人负担不足10%。”71岁的桑吉当周接过话茬:“这样的好政策,自己经常以为是做梦,这是真的吗?现在想得最多的是,多活几年,多享清福。”

  黑龙江省抚远县是最早将太阳迎进祖国的地方。这个县寒葱沟镇东岗村农民宫喜文说,孩子宫俊奇得了软骨病到处求医,通过新农合、大病救助和民政救济,目前累计补偿1.2万元,家里没有“因病致贫”。去年12月份的统计数据显示,黑龙江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次均费用同比下降15.4%,住院次均费用同比下降21.7%,患者在基层就医享受到更多实惠,对医改表现出极大赞同和拥护。

  三年医改,全国各地都在探索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制度。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副州长董杰人介绍,青海已将保障病种从4种扩大到15种,并建立了癌症等重大疾病保障和医疗救助机制,全省个人卫生支出比例由45%下降到30%,困难群众重大疾病报销比例提高到95%以上。“医疗大山虽没有被完全搬走,至少削去了一大半。”他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