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融媒发布

看屏山如何破解基层医生荒

点击数:6074│更新时间:2014-08-05 07:50:16│【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县招乡用、身份留人”的医改探索

 看到两批次基层医生招聘量质齐升,边远乡镇医生无人报考的窘困局面大变,四川宜宾市屏山县卫生局局长张崇宾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2013年,作为四川省医改的试点县,屏山县率先进行县乡村卫生一体化改革试点,将焦点对准制约乡村医疗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人,进行“县招乡用、身份留人”的人事管理探索,解决了基层卫生人员短缺问题。同时,通过组建“医联体”,实行村医生“双向签约”等方式,提升了基层的医疗实力,实现了基本医疗服务的全覆盖。

“县招乡用、身份留人” 乡镇医院不再缺医生

  “我们的医改是被逼出来的。”屏山县县长李川坦言。

  因为地处川滇交界的偏远山区,屏山县医院特别是乡镇卫生院条件差、待遇低,医疗人员招不来、留不住。截至2012年年底,全县每千人只有0.57名医生,与全国每千人1.94名医生的比例相去甚远。

 2013年,屏山县背水一战,启动县乡村卫生一体化改革:把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和县民族医院确定为“医联体”牵头医院,与全县15个乡镇卫生院组建成4个医疗联合体;成立了1个“公共卫生指导中心”,统筹管理全县公共卫生机构;以“县招乡用、身份留人”为突破口,实现全县范围内的编制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医疗技术服务、公共卫生计生服务等一体化。

  其中的“身份留人”被外界解读为“缓解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人才紧缺问题的首要举措”,增加了对医务人员在基层工作的吸引力。

  张崇宾介绍,以4个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的“医联体”,按照“编制在县,岗位在乡”“编制在乡,岗位在村”的管理模式,公开招聘专业卫技人员,新招聘人员在下一级机构工作达到最低服务年限5年后,符合条件的优秀人员可直接回到编制所在县城机构工作,取得执业助理资格的村医可直接进入乡镇编制。这种“身份留人”的新举措立刻产生了效果。屏山县卫生局党委书记邹政华介绍,长年招不到医务人员的屏边彝族乡卫生院,今年新招聘的4名临床医生已上岗工作半年。

“医联体”定点帮扶 人人都有提升机会

  “每个‘医联体’牵头单位都要负责管理并帮扶多家乡镇卫生院。”张崇斌说,屏山县改革伊始,卫生行政部门将权力下放至“医联体”牵头单位,“医联体”负责对乡镇卫生院进行人事、财务、服务的系统化管理,不断提升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质量。

   屏山县副县长石进称:“这是革自己的命。比如,乡镇卫生院的干部任命这一重要权限都给了‘医联体’牵头单位。”

 在大乘镇中心卫生院院长李艳龙看来,“医联体”定期派人来做培训、做讲解,对业务技能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指导,提升了乡镇卫生服务的水平。

 正在输液治疗的村民肖道平对现在锦屏镇卫生院的服务和环境很满意。患有胃溃疡等多种疾病的他,在县医院做完检查后,就回到了离家不远的锦屏卫生院治疗。他说,以前抽个血,还要去县里医院,路途很远也很麻烦,现在生病没必要去县里了。

  张崇宾介绍,卫生院发展的好坏,群众是否满意,都直接成为考核“医联体”的重要指标。为使卫生院得到发展,牵头医院就要根据实际需要给予全力支持,业务骨干会定期到乡镇巡诊,乡镇卫生院人员可随时到县级医疗机构进修,医务人员有了有效的锻炼提升机会。

“村医生双签约” 户户都有家庭医生

  如何让一体化的医疗服务覆盖村寨?屏山县的办法是实行“村医生双签约”制度,即每一位村医同主管的乡镇卫生院签约明确目标任务,任务与相关政府性补助挂钩,实行订单式服务;乡村医生同服务辖区居民(以户为单位)签订健康服务协议,明确服务内容和项目,实行清单式服务。

  双签约办法规定,一个行政村若有多个村医申请签约的,由当地村委会择优选定1名,报当地卫生院审定完成签约工作。未被选定的村医,可申请到其他空白村履行签约服务。无人选择签约的村,可由乡镇卫生院选派本院医生承担签约服务,承担村医日常工作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无论白天晚上,只要有村民打电话来,我就要出诊。”三合村村医生罗家兵说,今年4月,他已经与村里的610位村民签了“乡村医生健康双签约”的医疗服务协议。他说:“如果不认真服务这些村民,村医生就拿不到公共卫生服务补助金。”

  据介绍,一名村医生在考核合格后,加上村卫生站定额补助、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基本药物补助、一次性诊疗费等,一年有3万至4万元的收入,这成为吸引村医生的一个因素。

   截至目前,屏山县100%的村落完成村医生双签约,全县有村卫生室从业人员266名,已完成村(居)民签约69409户,签约服务人口266624人,占全县人口的92.7%,基本实现了户户有家庭医生,人人健康有服务。(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 李晓东 危兆盖 本报通讯员 雷 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