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执法监督

四位一体 德阳市扎实推进城乡医院对口支援

点击数:1407│更新时间:2012-08-15 09:58:45│【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2005年以来,我市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充分发挥城市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作用,积极完善工作制度和管理机制,将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 工程、城市三级医院支援县级医院、县级医院支援乡镇卫生院、城市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四项活动有机统一成一套对口支援工作体系,坚持“四位一体”、 整体推进、无缝衔接的工作模式,扎实推进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促进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强化工作举措  构建管理机制

     围 绕“通过全方位对口支援,不断完善对口支援制度,提高基层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的工作目标,为确保城乡 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市着力强化“五个一”工作机制、“督导、考核、通报”三项制度和“目标管理、医院评先创优、医师定期考核、晋升高级职称” 四个结合,切实增强工作的可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可调控性。

    “ 五个一”,即在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中,支援医院每年选派一批能解决实 际问题的业务技术骨干,轮流到受援医院进行援助工作;每年帮助受援医院开展一项适宜技术、新项目,并培养开展新技术和新项目的配套人员;每年免费接受受援 医院1-2名卫生技术人员进修;每年帮助受援医院更新或赠送1-2台(件)适宜的医疗设备;每年帮助受援医院完善1-3套相关技术操作规范和管理制度。强 化“督导、考核、通报”三项制度,即市卫生局定期组织对支援单位的对口支援任务落实情况分阶段进行考核评估,同时对各地各单位对口支援工作督导检查等情况 进行通报,确保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落到实处。强化“目标管理、医院评先创优、医师定期考核、晋升高级职称”四个结合,即将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纳入卫生 行政及医疗机构目标责任制管理,实行目标管理考评;与医院评先创优相结合,将医院对口支援工作考核结果纳入医院评先创优指标之一;与医师定期考核相结合, 将医务人员在口支援工作中表现纳入医师定期考核;与医务人员晋升高级职称相结合,医务人员在晋升高级职称之前,必须到对口支援的医疗机构进行服务和上级医 疗机构进修学习。

      坚持分类实施  强化推进工作

      针对城市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实际,我市采取分门别类、分 类实施的办法,着力强化推进工作。建立分级对口支援机制,采取上一级医疗机构对口支援下一级医疗机构的办法,组织1家三级公立综合医院与4家县级医疗机构 建立对口支援关系,7家二级公立综合医院与41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基层医疗机构签订对口支援协议,18家公立医院与44家乡镇卫生院、社区 卫生服务机构等基层医疗机构签订对口支援协议,建立帮扶协作关系,促进城乡医疗资源的有效共享;建立医院集团带动对口支援机制,德阳市人民医院通过组建医 院集团与市内20家县级及乡镇卫生院建立帮扶协作关系,形成规模化的对口支援体系;建立针对民族地区对口支援机制,按照省卫生厅的统一安排,我市城市医疗 机构与甘孜州色达县人民医院、巴塘县医院等民族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不同类型对口支援机制和模式的有效建立,切实增强了对口支援的实效性 和可操作性。

      紧扣基层实际  凸显工作实效

      在对口支援工作中,我市切实在把注重实效作为首要目标,把结合实 际放在重要位置,重点突出了三个方面的效果:突出队伍建设效果,各级城市医疗机构已接收基层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进修180余人次,减免进修人员进修、住 宿费并发放生活补助费18.84万元,开展基层管理及业务人员培训8965人次,为基层培养了一批管理和技术骨干,部分骨干已走上基层医疗机构管理岗位; 突出服务帮扶效果,各城市医疗机构已选派200余名中、高级技术骨干到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工作,下派医务人员参与诊疗患者6万余人次,开展巡回医疗、义诊等 活动7万余人次,切实缓解了基层“看病难、找专家难”的问题,受到广大群众欢迎;突出能力提升效果,结合基层医疗机构业务技术发展需要,各城市医疗机构为 基层医疗机构捐赠医疗设备器械20余台(件)、价值100余万元,药品10余万元,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和使用适宜技术90余项,促进了基层医疗机构服务 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特别是帮助一些基础较差的基层医疗机构填补了业务空白,初步实现了农村居民一般的常见病、多发病和地方病不出乡,大病及一般疑难重 症不出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