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见到宜宾县卫生局局长邓成龙,是在宜宾县境内。一路上穿梭于林立的各大医疗机构之间,他挥手介绍“这是县人民医院”、“这是正在建设中的西南中西医结合医院”。言语之间,如同运筹帷幄。
这是一个幅员面积3018平方公里、总人口103万的人口大县,辖26个乡镇,535个行政村,45个社区。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地处金沙江、岷江下游和长江上游“金山角”地区,建县域2100多年,历史文化悠久,也是全国改革名县。
如何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全县的医疗卫生资源,邓成龙早就心有蓝图,“完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引民资、树明医、建名科;各个医疗机构分别建设特色专科,错位发展。”清晰的基层卫生思路,掷地有声。
做强乡镇卫生院
记者从宜宾县城出发,经过近一个小时车程,来到距离县城约90公里的宜宾县观音镇中心卫生院进行实地探访。观音镇中心卫生院的门诊和病房都人满为患,连病房的走廊上、楼梯口都住满了病人,可谓“门庭若市”。乡镇卫生院发展充满活力。
观音镇卫生院院长告诉记者,观音镇人口8万人左右,但是加上周边乡镇村民,卫生院辐射人口近30万。目前,医院医务人员168人,编制床位99张,实际开放床位200张。年门诊量约15万人次,住院人数约1.2万,年业务收入约3000万。
“近年来我们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的做法就是,建立了规模较大、辐射面积较广的中心乡镇卫生院,政策上给予支持。”邓成龙介绍,目前该县有三个乡镇卫生院达到了国家二级医疗机构水平,并已参加评审。已达到二级医疗水平的三个乡镇卫生院分别是观音镇、白花镇、蕨溪镇中心卫生院,现在已经升级为县直属医疗机构,既享受县级医疗机构的政策优惠,有享受乡镇卫生院对老百姓的诊疗优惠。“整个宜宾市就三个卫生院达到二级医疗机构标准,全在我们县”。
在发展以县医院为龙头的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的过程中,宜宾有了自己的发展特色,首先,就是坚持改革创新,组建片区医疗次中心。
宜宾县2014年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目前,有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1071个,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8个乡镇卫生院25个,村卫生站、室862个。全县开放床位2891张,全县在编在职工总数1108人,其中县级482人,乡镇卫生院626人,乡村医生1273人。
据四川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主任丁启强介绍,宜宾县的乡镇医院发展取决于当地的地域特点。宜宾县幅员辽阔,各乡镇之间、乡镇与县城之间都相距较远,人口集中的乡镇比较适合发展区域医疗中心。
邓成龙表示,在每一个乡镇建好一所卫生院的同时,建立7个片区乡镇卫生院为区域次中心,服务水平大为提升,方便了群众就近就医。2013年,宜宾县县内住院病人占住院总病人数的84%,其中乡镇卫生院住院占62.06%。目前,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县医院、中医院、保健院、精神病院、疾控中心、新农合中心)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站为网底的是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打好社会办医牌
“引民资,促进民营医院发展”是宜宾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又一特色。宜宾县民营医院着重发展专科特色和特需服务,与公立医疗机构进行错位发展。
据宜宾县卫生局局长朱正富介绍,在1999年以前,除了55家个体诊所,宜宾县无成规模的民营医院。1999年县骨科医院从事业单位改制为全县首家股份制民营医院。随后,宜宾县不断出台鼓励、发展民营医院的新举措,从2004年开始,民营医院逐渐增加,截止目前,投入运营的13家民营医院床位数占总数的24%,其中有11家分布在乡镇,占85%。2013年民营医院业务收入约8600万元,占全县业务收入的26.8%。同时,已引进民间资本7亿余元,正在修建3所现代化的民营医院,建成后民营医院床位数就可以增加3200张,现在全县2198张床位,也就是达到6000张床位,将占总数的56%。
邓成龙告诉记者,“我们县对民营医疗非常支持,引导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错位发展,鼓励现有民营医疗机构转型向特色专科、特需服务方向发展、不断提高竞争力。目前正在建设三个比较有专科特色的民营医院,最大是西南中西医结合医院已经开始建设,投资10亿。占地27万平方米,按照三甲医院标准建设。第二大的民营医院是达康医院,投资5亿,占地6万平方米,采取医疗机构和老年康复相结合的模式,按照二甲医院标准建设,即将竣工。此外。还有妇女儿童医院,把公立的妇幼保健院的土地资本拿出来,与民间资本相结合,投资7千万,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预计,到2015年底,全县民营医院开放床位将达到40%以上。”
骨科医院、西南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养结合模式的达康医院、妇女儿童医院均有很强的专科特色,不仅弥补了公立医疗机构不足,凸显出特色医疗特需服务的特点,也很好的体现了民营医院与公立医疗机构的错位发展方向。
在政策上,宜宾县鼓励社会资本办各种类型的民营机构;切实协助落实税收等各项优惠政策;将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同等条件纳入医疗保障体系:积极引导民营医院加强人才队伍是建设,同时,给部分民营医院解决一定比例的事业编制;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疗机构改革。
“新增加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是允许社会资本介入”。邓成龙说“一个民营资本投资8000万。建成了非常标准的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宜宾北城医院)。”
并且,记者从达康医院院长汪学琴和惠康医院院长郑清平处分别了解到,宜宾县在医保定点、120急救网络准入、医院评审、职称晋升、继续教育、学术活动、技术准入、教学科研、政策知情、参加学术组织等方面,严格实施民营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标准、同等条件、同样监督。同时在新农合控制上与同等级公立医院相同对待。
为改革争取支持
邓成龙在乡镇工作了近二十年,深知人才建设的重要性。他鼓励改善基层发展环境,不仅从政策上向人才编制、人才引进和财政保障上给予较大的倾斜,工作中也习惯性与同事打成一片。
他的队友们这样评价他:“正直廉洁。”“很有激情很有干劲。”“上下协调能力超强,关心同事的成长和发展,”“思维灵活,点子多,补局限于固有模式和形式,容易变通”。
他说,“要把现在的卫生工作做好首先要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当然县委县政府的支持是需要卫生工作者用努力来争取的,第二,从卫生局层面来看,要弄清楚那些不可跨越的‘红线’,那些是可左可右的。第三,把主动权交给下面的医疗机构,对下面要放权,自己勇于担当。对下面放权的同时,要严格考核。明确违反政策的事不能让他们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