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医疗领域正迎来智能化变革的新浪潮。日前,绵竹市人民医院正式完成DeepSeek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是川西北地区首家实现本地化部署的县级医疗机构。这一举措标志着该院在医疗智能化进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将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优化诊疗流程以及推动科研创新带来全新机遇。
DeepSeek作为国内领先的大模型技术,具备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和复杂数据运算能力。通过本地化部署,绵竹市人民医院将充分发挥DeepSeek的优势,实现临床决策辅助、电子病历自动生成、病历内涵质控等智能化应用。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医疗质量,减少人为错误,还能显著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使他们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患者诊疗中。
据医院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DeepSeek的本地化部署分为多个阶段逐步推进。在第一阶段已经成功完成了DeepSeek模型的本地化搭建,并实现了与医院现有OA系统和企业微信的初步集成,医院职工可通过这些系统实现人工智能部分应用,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接下来,该院将重点升级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使其具备自动化大模型鉴别诊断、治疗方案推荐以及医嘱合理性分析等功能,同时实现电子病历的自动生成,进一步优化诊疗流程。同时上线智能问诊系统,患者可使用人工智能精准识别症状,快速匹配相应科室和医生,为患者提供科室位置、就医流程、医保政策等咨询服务。
下一步,医院将借助AI,实现病历的实时交互质控,确保病历质量符合规范要求,提升病历书写水平。此外,为支持未来的科研创新,绵竹市人民医院还预留了部分算力资源,鼓励医务人员探索人工智能在医疗、护理、管理等多领域的创新应用,推动医院整体智慧化水平的提升。 (谭明剑、医师报陈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