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专题策划

健康所系的德阳“门巴 情暖阿坝的健康使者

点击数:7430│更新时间:2016-05-27 08:54:06│【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健康所系的德阳“门巴 情暖阿坝的健康使者

        有这样一群人,远离家乡故土,带着一份真情踏上雪域高原,践行着希波克拉底誓言;有这样一个团队,不惧日晒严寒,哪里群众有健康需求就到哪里去,为藏区同胞的健康倾情守护;他们时刻谨记援藏誓言,克服着高原气候给身体带来的种种不适,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倾情奉献着,他们就是德阳市援藏医疗队。

         着力智力援建,促藏区医疗技术水平跨越提升

           按照省委组织部安排,德阳市全面对口援建阿坝县,自2012年以来,德阳市先后派出300余名卫生工作者赴阿坝县开展援藏工作,一批批德阳援藏医疗工作者们在阿坝县这座草原商城上发扬着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援建作风,真情融入、主动作为,为推动阿坝县卫生工作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援藏以来,援藏医疗队员们十分注重对当地医务人员的理论培训和实践指导,结合自身工作岗位和专业特点经常性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培训和专业技术考核。针对当地高发病种,积极带领当地医务人员开展适宜新技术,在艰苦的手术条件下开展了阿坝县第一台“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第一台孟氏骨折伴桡神经损伤”、“开放性颅脑损伤清创术”、“硬膜外血肿清除术”等诸多手术病例以及活动正畸与固定正畸;无痛、微创、心电监护下拔牙及复杂牙拔除、复杂基础性疾病条件下拔牙等诊疗项目,对当地医疗服务能力增强和医务人员技术水平的提升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德阳市的对口援建下,阿坝县医疗机构业务水平显著提升,成立了阿坝县院前急救分中心,完善了急救体系,确保了当地群众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阿坝县人民医院建立了远程诊疗系统,实现了资源互补和共享合作,有效提升了医院疑难杂症的救治水平,促进了医务人员诊治能力的提升,缓解了老百姓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同时,在援藏医疗队员的帮助下医院还成功开展了系列当地百姓急需的医疗服务;阿坝县藏医院在2012年以前开展医疗业务功能单一,医疗技术水平低下,年业务收入仅20余万元。 2014年9月22日,在德阳市的大力援助下,阿坝县藏医院整体进行搬迁,在德阳市援藏医务人员的帮助下,医院建立完善了相关临床和医技科室,有效促进了医院医疗业务水平的提升。2015年县藏医院年门诊诊疗人次达37852人次,医院业务收入突破1511余万元。2015年,在全体援阿医务人员积极参与下,阿坝县人民医院和县藏医院先后接受并顺利通过了医院等级评审验收。

           心系百姓健康,为藏区同胞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阿坝县位于川甘青三省结合部,地广人稀,每年4—9月份,当地农村很多有劳动力的老百姓都会上山挖药,在家的基本都是老幼病残。针对这一情况,德阳市援藏医疗队队员们为让藏区同胞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他们秉承范天勇同志遗志,在当地组成“德阳市范天勇流动医疗站”,充分利用周末等休息时间,深入各个乡镇,为老百姓送医送药送健康。医疗队队员李金平是一名儿科医生,在一次到垮沙乡的巡诊途中,强忍着晕车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在崎岖山路上颠簸了2个小时到达垮沙乡后看到许多老年人带着孩子已经在义诊地等候时,顾不上休息立即投入到义诊当中,为当地的患病儿童悉心诊疗。在听到垮沙乡卫生院院长求确说到当地老百姓在听说德阳来的“门巴”来为他们义诊,有的带上孩子步行一个多小时赶到义诊地时,这对每一位援藏医疗队队员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和肯定,更是一种动力和责任,每一位在场的医疗队员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为每一位前来的老百姓悉心诊疗,在诊疗的同时,医疗队队员还向每一位前来的老百姓宣传了健康生活常识,提高他们的健康生活水平,而每一位受到诊疗的老百姓无不伸出大拇指,对着我们的队员久久说到“卡卓、卡卓”。

     两年来,流动医疗站的旗帜插遍了阿坝县的每一个乡镇,累计行程2000多公里,共为当地提供3000余人次的免费医疗服务,发放药品价值10万余元,健康宣传手册7000余份。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德阳市对口援建阿坝县第一阶段工作即将结束,德阳援藏医疗队队员也将进行轮换,德阳“门巴”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形象已深入当地老百姓心中,而“德阳市援藏医疗队”的旗帜和精神将继续在这神山净土中飘扬流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