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县域卫生

崇州市人民医院:托管出来的新局面

点击数:1355│更新时间:2015-03-26 09:28:43│【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崇州市人民医院依托省医院托管,实现医疗能力全面发展
    2012年8月25日,90岁高龄的刘婆婆,因急性腹痛及恶心、呕吐1天入住崇州人民医院消化科,合并呼吸快(30次/分)、心率快(120次/分)、血压高(180/92mmHg),经过临床检查迅速被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通过2天治疗效果不佳,宿冬远主任、刘绍田副主任多次请医学博士陈和平院长会诊指导治疗,通过调整治疗方案以及消化科全体多次抢救治疗后患者病情完全缓解,3周后康复出院。

   在过去的崇州人民医院,重症胰腺炎一经确诊会马上转上级医院治疗,是治疗的禁区。2011年7月通过省医院托管,陈和平院长多次查房指导,重症胰腺炎患者从近100%以上转院到目前超过90%留院治疗,标志着消化内科在重症胰腺炎的诊治方面迈上了新的台阶。如果时间倒退到1年前,对于刘婆婆这样高龄的患者也许会面临更多严峻的考验,只能选择前往大医院,而这意味着更多的时间消耗、治疗成本,甚至面临死亡等等……

   不过,自从2011年7月4日,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与崇州市政府签订协议,帮扶式托管崇州市人民医院,成立了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崇州分院以来,这样的问题都成为了过去时。在托管的三年里,崇州分院在省医院的带动下实现了快速发展,新开展技术项目193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实现零的突破,省、成都市级科研课题立项13项;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联合基地从无到有;被国家卫计委授予“基层医院慢病管理”全国十佳单位……2012年,崇州市人民医院晋升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提前完成托管目标,实现崇州卫生历史性跨越,去年又通过了国家卫计委的“三级乙等”医院复核。“是托管模式给医院开辟了全面发展的新局面,我们必须紧抓机遇,扬帆奋进,实现医院能力的全面提升,从而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院长陈和平说。

   强化“四个并重” 提升管理为医院理清脉络 

   了解崇州市人民医院的人都知道,近三年多年来医院的变化可谓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几年前,医院门诊在职与退休医师处方比为1:9,病房通常只有5—7位医生,人员严重不足,主任与住院医师都得值一线班。而且,医院的底子薄弱,技术能力有限,像人工髋关节翻修术、脑梗塞溶栓治疗等根本无法开展,病人如果需要这类治疗,只能舍近求远,另求高明。

   实现托管之后,省医院医学博士陈和平被任命为崇州分院的院长,改进管理模式,为医院理清脉络,成了他上任后的头等大事。根据崇州分院的实际,医院领导班子提出了新的办院方针——“以人为中心”,既要把服务病人为中心贯彻医疗服务的始终;同时也要关心全体员工特别是年轻与退休职工。同时提出了重点落实“四个并重”,即“临床医疗与预防保健并重”、“高新技术与基础医疗并重”、“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并重”、“医院管理与文化建设并重”。

   管理策略确定后,医院还进一步加强了临床科室综合协调能力的建设,整合了内科系统、外科系统,增设大内科、大外科。在以前院级领导、临床科室两级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形成院级领导、大科系统(大内科、大外科)、临床科室的三级管理模式,“大科系统建立后,各科室专家的临时会诊变成了常态化会诊,定期查房、病历探讨也成了日常工作,这对推动医疗质量的改善而言,具有重要意义。”陈和平说。去年,医院还形成了“后勤围着临床转、临床围着病人转”科学管理机制,构建了“人人参与管理,人人是管理者”管理模式,这在客观上提高了医院临床服务的水平,病人也能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值得一提的是,医院去年还在省内首家推出了门诊全诊疗电子支付功能的便民“银医一卡通”应用,实现了纸质病历档案电子扫描电子签章的合法微缩技术应用。

   据了解,去年医院的年门急诊量63.7万人次,同比增长4.33%;出院病人2.9万人次,同比增长4.6%;手术6549台次,同比增长5.5%;病员综合满意度96.8%。这些数据说明在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结构下,医院的整体运转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医院的能力强了、服务水平高了,病人的满意度自然也就高了。

   引进人才 “高手云集”带动医院技术全面发展

   对于一家医院来说,技术能力如何,才是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而要提升高技术能力,人才引进自然是最关键的环节。开门办院,广聚医学英才,这也是陈和平为医院制定的发展策略之一。实现托管以来,医院已经累计引进人才23人,开展新技术项目193项,成立了以引进人才为学科带头人的泌尿肾病科,通过高新技术直接植入的方式迅速提高医疗水平。截至2014年12月31日,医院共有在职职工104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68人,中高级职称280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人,博士1人,硕士17人,崇州市拔尖人才6名。

   实现托管以后,技术能力的提升是医院最大的变化之一,这直接体现在患者对医院的信任上。以急性重症胰腺炎为例,这是一种临床急危重病,死亡率较高。以前遇到这种疾病时,医院几乎没有办法处理,患者只能转往上级医院。作为消化内科专家的陈和平来院后,先后100余次亲临消化科进行查房与指导,对重症胰腺炎的治疗上制订了一套综合的治疗方案,使科室的治疗能力得到了长足进步。现在面对这种疾病时,患者已经由之前的100%转院变成了95%以上留院治疗,消化科每年收治胰腺炎病人达400多人次,重症患者80例左右,治愈好转率达95%以上。

   类似的例子还有泌尿肾病科,该科室以前的技术能力也比较落后,但在引进了杨华副主任医师之后,科室得到了全面发展。作为学科带头人,杨华在到院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带领科室人员先后开展单孔腹腔镜下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经皮肾镜技术等手术,手术达500多台次,其中微创新技术10多项、手术患者近400例,科室微创手术率达80%。其中,很多项新技术属于三级甲等医院开展的技术,比如单孔腹腔镜下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这是目前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疾病损伤最小的微创新技术,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

   紧抓科研教学环节 目标直指创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实现托管之后,崇州分院背后有了省医院强大的专家队伍、技术力量的支撑,如何紧抓机遇,利用优质资源推动自身队伍的发展,也是医院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陈和平告诉记者,托管以后,医院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加强人才培养、推进学科建设。

   为了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医院经常邀请专家学者到医院现场查房、指导,举办专题讲座,托管以来,医院已经邀请省医院、川大华西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等专家开展各种专题学术讲座200余次,派出医务人员1526人次参加学术会议,同时选派近300名医护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值得一提的是,从2013年5月起,省医院还派出专家团队每周定期到崇州分院坐诊、指导,其中包括消化科、肝胆外科、超声科、儿科、妇产科、ICU、病理科等首席专家,“这样一面方便群众看病,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省医院专家的服务,另一方面请专家坐诊,对于带动医院自身的能力建设而言,也具有重要意义!”陈和平说。

   在人才培养的同时,科研教学也是医院重视的发展环节。托管以来,崇州分院获得省市级科研立项14项,成功举办省级继续教育项目13项,去年还举办了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急性农药中毒急救培训班暨百草枯中毒急救高峰论坛”,并再次与泸州医学院联办“在职研究生培训班”,研究生学习班共计209人,覆盖91家医疗机构。而在学科建设方面,除了呼吸内科、儿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作为重点专科建设外,2013年医院又将消化专科、妇产专科列为重点专科,其中,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管理科成为成都市级重点专科,并成立了崇州市医院感染质控中心、崇州市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

   发展没有止境,这是陈和平坚持的理念。他说,自去年8月8日起,实施新一轮托管的崇州分院将借力医改,夯实医院综合实力,依托省院,提升重点专科水平,继续着力于机制创新、开门办院、文化兴院等新举措,不断强化医院内涵建设,向打造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目标迈进。相信在全院职工的齐心协力下,实现这样的目标并不是一件遥远的事!(成都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