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医改医保

【泸州】从看不起病到看病报账

点击数:3071│更新时间:2012-11-13 08:08:41│【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就医”这个基本上会被每个人谈到的话题,在十八大召开之际,又成为了我们关注的重点。“看病难”、“医疗条件差”、“就医环境不好”这些在过去谈起来让我们唉声叹气的难题,如今正在变得越来越好,从看不起病到看病报账,到报销比例越来越高;从到成都重庆就医,到家门口做磁共振、派特CT;从药价高到基本药物制度,每一次改革,都是一次创新。

  我们选择了两个泸州普通的家庭,他们的就医之路,折射出医疗改革之路,感受到这十年的巨变。

  新农合 给她带来生活的勇气

  “要不是国家的政策好,我们参加了新农合,我这病根本就没有钱治,也许现在已经不在了!”近日,叙永县龙凤乡宝元村37岁的村民魏登莲得到了10万余元的医疗报销,感慨万分。

  在魏登莲的记忆中,他们全家从2003年4月起,就参加了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早些年,公公患癌症住院,医疗费报销,婆婆股骨头坏死,看病报账。今年2月,魏登莲被查出患有白血病,先后住院四次,花费了12万多元,政府为她报销医疗费10万多元。

  2003年—————

  对新农合持怀疑态度

  2003年,新农合在我市的叙永县率先试点,魏登莲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镇政府工作人员上门宣传,村里人都持怀疑态度,不相信还有这样的好事,有人还认为是一个骗局。”

  那时候,魏登莲一家有五口人,按照要求,参加新农合必须以家庭为单位,每人每年自己缴费10元,各级政府统筹30元。这样算下来,一家人需要支付50元。“我们本来就是贫困山区,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太好,一次性缴纳50元,并不是小数目,我们犹豫了一个月,才参加的。”魏登莲说,当年,村里有部分人没有参加。

  2004年,魏登莲的公公患直肠癌,转移到肝脏,到叙永人医住院治疗。“那时候的报销比例不高,大概只有可报销的百分之二三十。公公住院,我们借了两万多元,后来出院后,还是报销了一部分。这和我们缴纳的费用相比,感受到了实惠。”

  2010年————

  门诊看病也能报销

  魏登莲的公公去世后,婆婆的身体每况愈下。2010年,她的婆婆被诊断为股骨头坏死,已经错过手术时间,只能在乡镇卫生院接受治疗。这一年,叙永县新农合实行门诊统筹试点,到乡镇卫生院看门诊,全年每人每年门诊报销限额为60元。“婆婆的病,就在乡镇卫生院看门诊,严重的时候住院,乡镇卫生院住院报销的比例高,自己承担少部分的费用,婆婆生病,就没有贷款了。”

  魏登莲告诉记者,2011年,乡镇卫生院实行基本药物制度。今年,叙永县对门诊统筹报销比例提高到80%,封顶线提高到120元;将支气管哮喘等纳入大病门诊报销,此项报销增至24种。“以前小病小痛,自己扛着,等实在扛不住去医院,病情重,花费的钱更多。现在,门诊也可以报账了,身体有不适,就去医院看看,经济上能承受,也能防止大病的发生。”

  叙永县新农合让群众受惠的,不仅是看病报销,困难群体参保,由民政局给他们全额缴纳参合费,而且,“五保户”、孤儿住院后,医疗费用经新农合报销后,民政对剩余部分给予全额报销;对于特困户和重点优抚等对象,剩余部分则按比例给予报销。魏登莲的一个贫困亲戚,就享受了这样的优待。

  政策调整 ———

  受益面在不断扩大

  “新农合的参保费用,从2003年的每人每年10元,增加到现在每人每年50元,近10年的时间,个人缴费增加不大,但是,以前报销医疗费最多百分之二十多,现在最高可达到90%。”魏登莲的亲身经历,让她又一次感受到新农合的好处。今年,我市将重大疾病报销纳入试点,增加到20种疾病,更多的农民受益。

  今年2月,魏登莲感觉全身酸软,抵抗力下降,到泸医附院检查,确诊为白血病。从2月到10月前,她先后四次在泸医附院住院,医药费共12万余元,花完了家里的全部积蓄。出院后,她到新农合管理中心报销了10万余元,及时缓解了这个家的经济危机。由于医治及时,魏登莲的病情大有好转。

  今年9月,魏登莲的丈夫车祸意外去世,她带着两个孩子,生活很是艰辛。10月6日,她又一次到医院住院16天,花费了1万多元。“这次的费用没有报销下来,应该还可以报一部分吧。”魏登莲说,她的口服药专门从华西医院买来,也拿去报账了。

  魏登莲是2012年泸州市重大疾病保障制度的受益者之一,不仅看到政策的实施给患者带来的巨大经济实惠,激发他们对健康的追求。重大疾病保障机制切实减轻了患病群众的经济负担,有效缓解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真正让患重大疾病的参合农民敢看病、看得起病。同时,政策的导向也给重病患者带来了希望和生活的勇气。
    居民医保 带给他家的福音

  家住江阳区城区的张春,是一个个体户,一家六口人就有五人没有固定工作。上有老下有小,上医院是生活的一部分。10年到省城去做磁共振,4年前免费接种12种疫苗,3年前参加居民医保,现如今医生上门看病,这10年的发展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2002年 去省城做核磁共振

  2002年,张春的父亲头、双手、颈椎等多部位都不舒服,到城里的几家医院就诊,吃了不少药,效果不明显。

  当年下半年一天,张春带着父亲到成都华西医院,但专家号太火爆,当天没能挂上。第二天,他凌晨就去医院排队,好不容易挂了号,整整等了4个小时才轮到他们就诊。专家让张春的父亲做磁共振等检查。“磁共振检查也要排队,去一趟成都,花了好几天。”磁共振检查发现,张春父亲的小脑萎缩,建议他一年后再复查磁共振。

  2003年,泸医附院在全市率先引进磁共振设备,张春带着父亲在泸州做了检查。“以前,疑难杂症要到成都或重庆的大医院确诊,现在,我们泸州有两家综合性的三甲医院,包括派特CT在内的很多检查都能做了,家门口就能治病。”张春感概地说。

  2008年 12种疫苗免费打

  2008年1月,张春的小孙子出生了。出院时,医生叮嘱他,一定要按时带孩子接种疫苗,预防疾病。张春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带孙子去接种疫苗,医生告诉他,孩子可以免费接种12种疫苗,预防15种疾病,这让他们省去了一笔不小的开支。

  今年,泸州市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全程跟踪儿童接种,通过动态管理,有效避免免疫空白,提高免疫接种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克服基层手工录入繁琐且易造成信息错误的弊端。这给张春的孙子接种疫苗带来更大的便利,只要建卡,只要在市内接种点,网上查询他的信息,该接种什么,还差什么没有接种,一下就明了了。

  2009年 居民也有了医保

  2009年初,张春的孙子被检查出患有疝气,需要手术,费用好几千元。张春一家正在犹豫手术与否时,我市开始试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只要城镇居民,以户口簿为单位,都可以购买。张春一家立即办理医保,按照规定,他的孙子只需要缴纳15元/年。

  2009年9月,张春的孙子到泸医附院住院,成功做了疝气手术。“手术费花了5000多元,我们报销了1000多元,我们太惊喜了。”张春说,“这个居民医保真的有实惠,去年年期,我弟媳腰椎脱落到医院住院,手术花费了三万多元,出院后报销了近万元,后来还享受了第二次报账。”

  2012年 社区医院为居民建档案

  不久前,张春所住的小区张贴通知:老年人可以免费参加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张春到家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了免费体检发现,他有高血压,社区医生立即为他建立了家庭档案,要求他按时服药,定期检测血压。张春建的健康档案和享受的健康教育都是免费的,社区医生还记下他的电话,有适合他的讲座,通知他参加。

  社区医生,开始扮演家庭保健医生的角色了。从2011年起,社区医院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从原来的9项增加到11项。也就是说,居民在家门口,就可得到医生的便民服务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