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县域卫生

全区首例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在郫都区人民医院顺利完成

点击数:490│更新时间:2024-03-29 08:54:42│【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房颤手术进入“冷冻”新时代!全区首例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在郫都区人民医院顺利完成

3月21日,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李刚主任团队为一名深受阵发性房颤困扰多年的男子成功开展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并取得满意疗效。该手术在郫都区尚属首例,标志着医院在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方面掌握了更多的核心技术,正式开启房颤消融治疗“冷冻新时代”。

患者张大哥今年56岁,被房颤困扰多年,时常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以前几个月一次,后来越来越严重,持续的心脏乱跳已经2年多了。”既往曾在多家医院就诊,医生反复对其强调房颤容易诱发脑卒中、心衰等各种疾病,直到逐渐出现了黑蒙、头晕、全身乏力的症状,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之后,他才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了区人民医院治疗。

消融术的冰与火之歌

针对张大哥的病情,心血管内科主任余朝萍、介入导管室主任李刚及科室专家团队进行仔细讨论,并结合患者病情,完善心脏彩超、经食道超声、肺静脉CTV等相关检查结果。考虑到患者房颤合并巨大房缺,使用导管射频消融时缺乏间隔组织支撑,导致导管与组织贴靠及稳定性差,除了消融时间长,还容易导致传导缝隙,另外患者为阵发性房颤,虽然肺静脉分支多,但没有结构上禁忌,决定采用“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为患者进行治疗。

李刚主任与患者及家属术前进行充分沟通,为其打消术前恐惧心理。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于3月21日全麻下顺利进行。术中,李刚主任与何东泽主治医师默契配合,穿刺成功后在充分预防并发症条件下,送入冷冻球囊分别至双肺静脉前庭,针对不同肺静脉结构,采用单次及分段冷冻法消融,60秒内标测电极肺静脉电位逐渐延迟直至消失,120秒内前庭区域温度降低到-40℃~-50℃左右。整台手术用时55分钟成功清除病灶,实现双侧肺静脉隔离。与射频消融相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

李刚主任医师介绍,导管消融是目前主流的治疗方案,常规的房颤消融术是利用高频电能对肺静脉房颤起源点进行逐点破坏,其本质是将电能转化成热能,利用热能完成对靶点的损伤,从而完成肺静脉隔离,防止房颤再发。冷冻球囊消融术是通过液态制冷剂的吸热蒸发,带走组织的热量,使得目标消融部位的温度降低,超低温下细胞组织遭到破坏,达到治疗房颤的目的。

以“冻”治“颤”再上新台阶

传统的房颤消融治疗采取射频能量局部加热的方式,手术耗时相对长、操作相对复杂。而冷冻球囊房颤消融术利用液态氮使组织深度冷冻,达到局部坏死,从而达到治疗房颤的目的。冷冻消融术手术相对时间短,是部分阵发性房颤患者的理想选择。余朝萍主任介绍,此次医院独立成功开展此项技术,意味着心血管内科在房颤射频消融电生理领域又迈出坚实一步。

术后,患者心律转为正常窦性心律,心悸、气短的症状明显减轻,利用电生理程序刺激未能诱发心动过速,原先乱跳的心脏恢复平静,于术后第二天出院了。“能够在家门口医院接受先进的技术治疗,效果这么理想,我们很满意也很感激。”张大哥感慨地说。

房颤是一类危害较大的心律失常,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是正常人的5倍,因此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十分重要。作为中国房颤中心建设单位,近年来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发展成果斐然,以先进的技术、完善的服务,形成了完整的房颤筛查、治疗、康复、预防一体化模式,为郫都地区众多房颤患者带来了福音。下一步,医院将更深入地开展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技术,根据患者病情个体化、针对性、科学有效的选择房颤消融策略,积极为每一位患者提供最优质、便捷、精准的医疗服务。(郫都区人民医院黄明星、医师报川卫中心陈远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