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疾控爱卫

砥砺前行三十载 防控地病保安泰

点击数:693│更新时间:2017-04-18 09:11:18│【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砥砺前行三十载 防控地病保安泰


  --泸州市叙永县、古蔺县顺利通过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控制和消除省级复核

      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对古叙人民群众的健康威胁由来已久,从儿童到老人均受到氟中毒的威胁。轻者会患上氟斑牙,牙齿发黄发黑,重者发展成氟骨症,导致关节变形、弯腰驼背、活动受限甚至瘫痪。主要病因是居民在取暖、炊事等日常生活中因敞灶燃烧含氟量超标的煤,使食物或空气受到污染,由于长期摄入含氟量超标的食物和空气而导致全身慢性氟中毒,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氟斑牙和氟骨症。泸州市叙永县、古蔺县是四川省燃煤型氟中毒流行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病区范围涉及两县40个乡镇,21.62万户,病区人口84.32万人,其中8-12岁儿童氟斑牙人口数为9071人,氟骨症人口数为7741人,给病区群众带来了沉重的病痛和经济负担。
    从80年代初,省市县三级卫生和疾控部门就开始探索地氟病防治工作,到80年代末,基本摸清了病区的范围和危害程度,对病区乡镇进行改炉改灶试点工作;从2005年到2014年,中央和地方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在各级党委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通过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依靠病区群众积极参与,实施了一场惠及上万群众的“炉灶改良”公共卫生重大行动,共投入资金 1.1亿元,完成病区改炉改灶 192086户,改良炉灶率100 %,实际受益人口74.37万人;同时,通过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提升病区群众地氟病防治知识,改变使用敞炉敞灶烘炕食物习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经过30余年的艰辛努力,泸州市地氟病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7年4月12日-15日,四川省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四川省疾控中心专家对泸州市叙永、古蔺县开展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控制和消除评价省级复核;省疾控中心副主任杨文带领省疾控中心地方病防治所相关专家一行6人通过查看资料、现场复核、听取汇报等方式开展复核工作;市卫生计生委机关党委书记罗荣陪同检查。
     专家组一行随机抽取了叙永县赤水、分水、黄坭,古蔺县大寨、石屏、太平共计六个乡(镇),对各学校近2000名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和180余户农户家庭降氟炉灶及生活习惯进行实地查看;查看两县历年来地氟病防治工作资料,并听取县政府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专家组表示,泸州市叙永县、古蔺县地氟病防治工作工作有力,成效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领导重视,部门协作。市、县两级政府高度重视地氟病防治工作,成立了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发改、教育、民政、财政、农业、卫生计生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重传委),各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落实地氟病防治职责。二是措施有力,成效显著。市县两级积极推进改炉改灶工程、地氟病健康教育和地氟病监测工作,病区村合格改良炉灶率和炉灶正确使用率均达到90%以上,8-12周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均小于20%。三是精准扶贫,亮点突出。病区结合全民预防保健工作,积极开展氟骨症患者筛查工作,结合扶贫攻坚,探索成年人氟骨症综合救助,为我省探索可以复制和推广的经验。专家组组长,省疾控中心副主任杨文宣布:经综合评定,泸州市叙永县、古蔺县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达到“控制”标准。 
      泸州市卫生计生委罗荣书记表示,经过三十余年的艰辛努力,在市县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努力下,泸州市地氟病防治工作取得丰硕成果,下一步要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将地氟病防治和健康城市建设、全民预防保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等工作有机整合;提炼和推广地氟病防治科研成果;进一步强化能力建设,以问题为导向,以疾控机构等级创建为抓手,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地方病防治等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砥砺前行三十载,防控地病保安泰!泸州市将继续巩固防治成果,消除危害因素,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彻底消除地氟病,为广大病区群众身心健康和健康泸州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关推荐